提到人孔蓋,大多數人讀者應該會立即聯想到用厚重鋼鐵鑄成的正圓形人孔蓋。
而之所以會用圓形作為人孔蓋的形狀,在上面的影片解釋得非常清楚又很懷舊(落淚),基本上就是因為如果是其他形狀的話,像是正方形的話,因為正方形的對角線比邊長來的長,對折以後是等腰三角形,一旦方形人孔蓋翹起來以後一個華麗的轉身可能就掉進人孔裏,在管道內施工的人可是陷入極大的危險之中呢。
不過,關於人孔蓋還有更多沒說你不知道的冷知識呢~今天就要藉著本篇冷知識一一向各位介紹囉!
世界上最知名的人孔蓋,很可能就是曾在電影《羅馬假期》出現過的下圖中的這個。
俏麗的公主奧黛麗.赫本邂逅美國記者,兩人在羅馬大街上到處亂晃,當然要走走各景點,其中有一處,赫赫有名的聖母堂真理之口(La Bocca della Verità)。據說,如果撒謊的人把手伸進裡面,手指就會被咬掉,當然男主角要製造親近美女的機會,假裝自己的手真被咬住了~~(呀!!!)公主也相當配合的用拔蘿蔔的方式想把他的手拉出來~~當真是兩小無猜越鬧越親密。
其實,這個孔蓋,有一說法,就是排水溝的人孔蓋,而上面的臉孔,是海神波賽頓(Poseidon)之子崔萊頓(大海有老爸掌管,所以只能掌管陸地上的水道?)。如果這個說法確切無誤,那麼,就不得不佩服,用如此精巧的方式來製作人孔蓋(或許當時還不叫做人孔蓋,因為畢竟不是給人進出下水道時使用),真不愧是具有古老藝術之國稱號的國家呢~。
如果我們把眼光移到日本,現有紀錄上人孔蓋最早出現的時間跟地點:是 1881年在橫濱所完成的日本國內第一個下水道。更特別的是,當時所使用的是木製板蓋(所以現在也找不到了)。因此,三年之後所完工的東京神田下水系統,因為使用鑄鐵材質,而被視為是目前日本國內能找到最古老的人孔蓋囉。
而日本人孔蓋更所為人知的,大概就是充滿在地特色各個地區不同花紋的「創意人孔蓋」了吧?這是因為下水道系統是各鄉鎮等單位自行管理,導致了有各式各樣的競圖、競技人孔蓋的出現。甚至,也有「全日本」(也可說全世界)僅此一個的人孔蓋。
只是,即使是如此特殊的人孔蓋,並不會像名勝古蹟一樣,有著詳細的解說牌告訴路人:
「這裡有好看的唷!」
搞不好不少人有緣走過其上,還不知道腳下正踩著這世界唯一。而除了世界唯一之外,還有更多人孔蓋,其實記載著各式各樣在地的訊息,市花、市樹、市鳥之類不用說,還有各地的慶典、重要建築、歷史事蹟(比方說,德川家康入城、女城主之城、忍者之城),或者各自自豪的特色物產、特殊專長(像是棒球「甲子園」的人孔蓋就出現在兵庫縣)。大概可以說,要了解所到之地的種種,不用太麻煩,低頭看看腳下的歷史博物館──人孔蓋就可以囉!
本期冷知識改寫自健行文化的《人孔蓋:低頭看見腳下的歷史藝術館》。
繪有富士山的人孔蓋,你收集到了幾種?
在日本街道上,為什麼有些人走路會避開人孔蓋?
岡山的人孔蓋是桃太郎還是鬼太郎?
廣島的人孔蓋,為何要畫鯉魚與楓樹?
奈良縣下市口的人孔蓋上畫的是「免洗筷」?!
還有看起來「很美味」的人孔蓋?
《人孔蓋:低頭看見腳下的歷史藝術館》現正熱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