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1610 年,伽利略(Galileo Galilei)已發現月亮表面並不光滑、太陽上有黑點、還有木星有月亮,當他將自製望遠鏡轉向土星,他驚訝地發現土星居然有「耳朵」;
伽利略描述自己所見到的土星,是由一大兩小共三個圓球構成,後來他又修正了一下,指出那兩個小的星體並非球狀,而是像是土星的「耳朵」。此後,伽利略還是持續觀測土星,在 1612 年時土星環剛好以側面朝向地球,看起來就像消失不見了,這讓他嚇了一大跳,以為上帝在和他開玩笑,故意把土星的耳朵給拿掉,而到了 1613 年,耳朵又出現了!伽利略感到十分惱怒又疑惑,心裡毛毛的,他從此不再觀測土星。而在接下來的四十年,人們都堅信土星有耳朵。
伽利略看不見土星環,這是由於當時望遠鏡的倍數和口徑都小,成像效果不佳,還有土星環雖然非常巨大,但厚度卻不滿 1.5 公里,在比例上來說非常的薄,加上土星方位改變之故。
一直到 1655 年,荷蘭天文學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用了一個比伽利略時代強大得多的望遠鏡才觀測到完整的土星環,惠更斯說土星是被一個又薄、又扁、又堅硬的環圍繞,並向黃道傾斜。但是「土星有環」的這個說法,直到十年後才被其他天文學家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