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們晚安,上次跟大家分享過台塑加油站的 Logo ,今天則是要來跟大家談談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油)的 Logo 。
相信大家生活中無論是走路、騎車、開車,應該都不難看見中油的加油站以及加油站上頭大大的中油 Logo ,因此應該對它不陌生。

中油原來的全名為中國石油有限公司,於 1946 年 6 月 1 日在上海成立,隸屬於資源委員會。

同年 12 月,中油根據上海總公司的公文及彩色三環圖檔,制定了商標:火炬及有著資字的三個藍色環圈。雖然從創立以來,歷經了幾次改隸、改組、更名(從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改為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但商標未曾更動,還是當年的有資字的三環圍繞著火炬。簡言之,目前我們所看見的中油 LOGO 就是沿襲著當年的 LOGO ,LOGO當中的資字所代表的就是原先中油所隸屬的資源委員會。
那資源委員會又是什麼呢?
1935 年 4 月,國防設計委員會與兵工署資源司合併易名資源委員會,隸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資源委員會原來的主要工作是負責調查、研究及開發資源,後來逐漸轉型成為主管重工業的單位,包含:電業、煤、鋼鐵、礦產、機械、石油、水泥及紡織。1938年3月,資源委員會改隸經濟部; 1946 年,戰爭結束,又調整隸屬於行政院; 1949 年,因應國共內戰,又回到了經濟部底下;到了 1952 年才因為行政院的機構簡化而被裁撤,原先資源委員會的業務、人事、財產、經費一律由經濟部接管。
除了中油以外,資源委員會也曾經管理時名臺灣糖業有限公司的台糖,因此也能夠在台糖的標誌上看見資源委員會的痕跡。

而且,台糖的標誌也和中油的標誌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同樣是三個圓圈加上一個資字。
也曾經被資源委員會管理的台灣電力有限公司商標同樣是相仿的三環結構。

當年資源委員會的所掌管的事業目前只有中油還有「資」字,這個圍繞著火炬,下面有資字的三環 Logo 已經存在八十年了,上頭的「資」讓我們還能依稀記得當年的資源委員會。
今天的關於中油LOGO火炬下的「資」就先到這邊;下次有機會再跟讀者分享更多資源委員會的事。
[Mr. Yester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