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可能知道,每日一冷藴育三年、籌備一年的驕傲之作【臺灣 沒說你不知道】已經在今天正式發行,在各大書店應該都買得到。不過在撰稿者完成稿件之後、讀者在書面買到書之前,中間還有一個神聖的過程,那就是印刷啦!而作者把稿件交付出版社乃至送往印刷廠這個動作自然也有個不平凡的名字,稱作付梓。
不難想像,在活字印刷術還沒出現之前,除了抄寫之外,把文字刻在木板上,再以顏料複印,是讓知識得以傳播的管道之一。而梓木的硬度、紋理是雕版的理想材料,久而久之,「付梓」就成了即將出版的代名詞了。儘管今日出版的流程與古代比起來更為專業與精細,可能在交付稿件之後尚有校對、排版的工作,但是書本的作者仍常常在序或者跋中感嘆道「在本書付梓之際」,由此可見,時至今日,準備將書本出版、印刷,仍然是個非常神聖的程序。
不過你知道嗎?在高雄市的梓官區,這裡的「梓」指的並不是印刷的雕版,而是木匠,而當地從前造船業發達,因此以對造船師傅、木匠的尊稱「梓官」為名[1]。而同樣在高雄市的楠梓,則實際上與「梓」完全無關,純粹是因為日本人將原本的「楠仔」中的仔字換掉而來[2],這點從台鐵的臺語廣播中可以找到蛛絲馬跡唷!
參考資料
- [1] 維基百科:高雄市梓官區
- [2] 維基百科:高雄市楠梓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