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本日冷知識~
你知道嗎?【颱風直譯=Typhoon!?】
大家晚安,最近天氣十分不穩定,尤其台灣南部雨勢也造成高雄市區嚴重的淹水災情,希望災區能盡快復原>"<
今天 #咪斯忙跌 要跟大家介紹的是關於 #颱風 這名稱的由來。如果各位讀者有點印象的話,我們在去年七月的232篇 有講到關於每個颱風命名的冷知識
,沒看過的讀者也可以趁機複習一下XD
颱風,英語:Typhoon;臺語:風颱/hong-thai;日語:台風/たいふう/taifū
想必有些讀者應該知道,颱風通常是指北太平洋西部及中國南海地區的強烈熱帶性低氣壓的稱呼,同樣的天氣型態到了大西洋西部、加勒比海、墨西哥灣和北太平洋東部的則稱之為颶風Hurricane,而在印度洋、孟加拉灣及阿拉伯海發生者通常會稱為Tropical Cyclone,中文常譯作旋風。
那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颱風的英語與中文翻譯幾乎念起來一樣呢?
原來Typhoon這一詞源自於希臘神話中一位象徵風暴的妖魔巨人:提豐(Tifón),這個希臘詞到波斯變為طوفان(Tufân),特指印度洋的風暴,到了英語裡便成了Typhoon。
而中文颱風一詞的由來,有人認為來自臺灣的「台」,也有說就是Typhoon的音譯。但據清王士禛《香祖筆記》,「臺灣風信與他海殊異,風大而烈者為颶,又甚者為颱。颶倏發倏止,颱常連日夜不止。正、二、三、四月發者為颶,五、六、七、八月發者為颱。」可見今日的「颱風」一詞,源出彼時的「颱」字。僅此一字,不太可能是音譯typhoon。又有說該詞源於廣東話的「大風」,因為粵語中「大風」發音為「daai6 fung1」,傳至英語成typhoon,再譯回普通話成「颱風」;或源自閩南語「風篩」演變而來,因「台語篩同台加風作颱」,至今台語稱颱風為風颱,所以此一說法頗為可信,但真正的由來至今尚未定論,有很多種說法XD。
看了這麼多種由來,結果咪斯忙跌發現還是不確定是不是直譯,最近每日一冷走不確定的風格,就先把颱風與Typhoon當作是件巧妙的巧合吧!
[Miss Monday]
圖BY主編 #傻摺疊
本文曾刊登於 每日一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