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打狗,還有打貓

Posted by

你知道嗎?【除了打狗,還有打貓】
#本日冷知識1530

大家好,我是Mr Holiday。
台灣的地名來源很多,可能是原住民語(「北投」由原住民語「女巫」Pataum而來)或是歷史事件(乾隆皇為了嘉許諸羅居民在林爽文事件中守城有功,取「嘉其忠義」而將諸羅改名為「嘉義」)等原因。

許多人知道高雄的舊名為打狗。Takau原本是指原住民用來防禦海盜用的刺竹,用漢字書寫為「打狗」,最後日本人認為打狗二字不雅,取日文諧音而變成「高雄」。

資料來源:Unsplash

但是大家知道除了打狗之外,台灣還有另外一個地名叫「打貓」嗎?
打貓在今天的嘉義縣民雄鄉,但是這個名字的起源就不如打狗明確,有以下幾種說法:
1. 兩隻老虎版本:根據1977年林衡道的《台灣勝蹟採訪冊》,當地有一說法,認為鄭成功運來兩隻老虎,一隻跑到高雄、一隻跑到民雄,而老虎到處殺害貓狗,所以高雄稱為打狗、民雄為打貓。但是我們知道不管是打狗或是打貓,應該都是原住民語而來,所以此一說法可能僅為穿鑿附會之說。
2. 打猫版本:「猫」這個字是果子狸的意思,在閩南語中唸做bâ。有些人認為當初的洪雅族社名為「担貍社」(Dovaha),而閩南人將之音譯為「打猫」(Tá-bâ)。但因為「猫」與「貓」二字相似而漸漸混同,因而改發為「打貓」(Tá-niau)。
3. 打貓版本:有些人認為過去漢字「貓」跟「猫」並沒有清楚的分別,加上過去識字人口也不多,不太可能因為寫錯字而導致發錯音。另外,當初地名應是口耳相傳而非靠寫字,可能古時候這個地方就已經叫「打貓」(Tá-niau),因而推論當初的打貓社名為Taneaw。

不管什麼版本,但是可以知道打貓或是打猫的稱呼在清代已經成形。而日治時代初期則沿用舊的地名,1904年日本人所繪的《臺灣堡圖》,「打猫」的臺灣語假名標為「ターニヤウ」(Tānyau),可以知道臺語的發音應該為「打貓」(Tá-niau)。

跟打狗改成高雄的命運一樣,1920年(大正9年)台灣地方改制,日本官方認為「打猫」地名不雅,需要改名。而在日語中「猫」被視為是「貓」的異體字,所以「打猫」兩字的發音被發為「打貓」的「Da-byō」,總督府取日語近音詞「民雄」(たみお,Tamio)。

資料來源:民雄鄉公所

以後說到打狗的起源,也不要忘了有另外一個也是打動物相關的地名喔!

我們下次見!
[Mr Holiday]

參考資料:
1. Wiki: 民雄鄉
2. 嘉義縣民雄鄉舊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