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菲律賓來的閩南語單字

Posted by

你知道嗎?【從菲律賓來的閩南語單字】
#本日冷知識1527

大家好,我是Mr Holiday。
大家應該知道台灣的閩南語(也就是俗稱的台語),裡面有一些字是外來語,例如:

  • 葡萄牙文:福爾摩沙(Formosa)、肥皂(sabon)、麵包(pão)
  • 荷蘭文: [農地單位] 甲(akker)
  • 日文:阿給(揚げ)、司機(運ちゃん)、招牌(看板)…

但是大家知道嗎?其實台灣閩南語裡面,有一些單字是從菲律賓來的。
這裡跟大家分享兩個例子:番茄跟虱目魚。

先從番茄說起好了。在台灣閩南語中,有兩種稱呼番茄的方法。
一種是直接借用日文的「トマト」(To-ma-to),另外一種是「柑仔蜜」(kam-á-bi̍t)。 柑仔蜜從字面上的理解,感覺是蜂蜜橘子,或許是先民沒見過番茄,所以用已知的水果下去想像?
其實這個字是從菲律賓語的 Kamatis來的。菲律賓有超過120種方言,但官方語言泰加祿語(Tagalog),以及離台灣最近的北呂宋島方言伊洛卡諾語(Ilokano)對於番茄的翻譯,都是Kamatis喔!

用Google翻譯輸入番茄,跳出Kamatis

接著我們要來討論虱目魚。民間有傳說:鄭成功趕走荷蘭人之後,當地漁民為了感激國姓爺,特別獻上虱目魚,由於鄭成功沒見過這種魚,所以問了漁民「啥物魚?」(siánn-mih hî ?),沒想到漁民聽了以為國姓爺要賜名此魚,幾經流傳之後,發音變成今天的「虱目魚」(sat-ba̍k-hî)。

根據台灣水產試驗所繁養殖中心研究員林明男博士以及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鄭維中的研究,現代台語中虱目魚(sat-ba̍k-hî/sat-ba̍k-hû)的念法,很可能是來自於西班牙語的Sabador,在荷蘭或西班牙統治時期傳入台灣。

在熱蘭遮城的華人,多與澳門、菲律賓的華人有交流,所以很有可能是跟海外華人交流之後,開始使用這個名詞。有趣的是,Sabalo原本是地中海的一種叫「西鯡」的魚,但是西班牙人跟葡萄牙人到了中南美洲之後,看見類似的魚也稱作Sabalo,所以世界上大概有八種不同的魚,都叫做Sabalo。

18世紀《 新舊東印度誌》中的虱目魚
François Valentijn (1726) “Oud en Nieuw Oost-Indiën", Vol.3, pp 502-503

1858年英國航海家包令爵士(John Bowring)在菲律賓考察的時候,還有記下這種當地叫做Sabalo的虱目魚。但是到今天菲律賓的方言,則是用Bangus來稱呼虱目魚,而虱目魚也是菲律賓的國魚喔!因為虱目魚在菲律賓相對容易取得,加上他有健康的蛋白質、Omega3又低脂肪,是很有價值的魚。

下面的影片是閩南語推廣家阿華師的影片,裡面也有訪問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的翁佳音老師有關虱目魚名稱的來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VUqNx2TRrQ

我們下次見!
[Mr Holiday]

參考資料:
Wiki:虱目魚
Wiki:台灣閩南語常用外來語
鄭維中,〈烏魚、土魠、虱目魚:多元脈絡下荷治至清領初期臺灣三種特色海產的確立 〉,《臺灣史研究》,第25卷第2期,201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