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冷 (請勿)【站在偉大的 gangway 上面】
日冷的讀者大家晚安,大家好。
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你,在大台北地區的捷運上通勤,滑著手機看每日一冷。(拜託搭捷運吶,不滑手機要幹嘛~難道是看書嗎?)圖中這個告示牌應該會讓你很眼熟。找找看,它在哪?
答對了,你真棒!就是在車廂與車廂之間的通道。
而底下小小的英文字也告訴我們,通道的英文名字是 gangway。
gangway,咦?念起來有一種甘.味。
還是說 gang(幫派)way (道路),所以車廂通道=8+9之路嗎。當然不是。
要解謎這個字的意思,就得追溯 gang 一字最早的來源,長久下來,就連單字本身的意思都改變了——變成幫派、一夥人——但是由它構成的複合字裡,卻還保存著原本的意思,是古英語的一絲化石遺跡。
古英語(一種日耳曼語)中, gang 有行走、旅行、通道等意思。所以 gang 和 way 加在一起,就是「(用來)行走的路」啦。
但是到底 gang 是怎麼從走路,變成幫派的意思的呢?一群人走在一起也不見得會變成幫派啊當然是要有義氣才會。
科宅編在此也沒有確定的答案。不過倒是想到一個英文慣用語:
● All walks of life 各行各業
以前我高中的背法是,英文和中文多麼心有靈犀,「行走」和「行業」和「一行人」都是用同一個字「行」有沒有!所以聚在一起搞犯罪事業的人,統稱幫派 gang 好像忽然合理了起來有沒有!所以銀行、水電行、瓦斯行、文具行都是ㄅ……(被消音)。
以上記憶法僅供參考。
順帶一題,在碼頭用來上下大船的舷梯,英文也是 gangway 這個字。
登機的階梯也是gangway啦。
若不是我們已經知道 gangway 這字的本意就是「走道」,雄雄看到「舷梯」、「登機的走道」和「列車間通道」一海一陸一空、一歪一直,長得天差地別的東西,英文居然叫同一個名字,應該會掉理智值的吧。WHY~~? WHY~~? 啊啊啊啊。
話說,追蹤文字演變和來源的學問,稱為【字源學】(etymology)。
經常,光是知道一個字怎麼來的,就有助於統整它的各種用法,不僅不會掉理智值,還能觸類旁通,回想更容易,考試都考一百分!對於英文,網路上最好的參考網站是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對於一般語言,有時候維基字典 Wiktionary 會收錄字源演變喔。
今天就分享這邊,我們下次見!
#字源學真是寫冷知識的好幫手
#不小心寫太長就坐過站了
#從三和國中坐到三民家商←謀摳玲
–
【BONUS 冷知識】
所以我說,到底為什麼不能站在車廂間走道?
身為一個通勤時喜歡站在 gangway 旁邊滑手機的科宅,當然要調查清楚一件事:到底為什麼不能站這啊?
是不是因為車廂會忽然斷開,站這邊的人會掉下去?(腦中開始播映好萊塢小劇場……「千萬~不要~放開手~」「呃啊ㄘㄘㄘㄘ」。)好,不鬧。
要獲得解答,先得簡單回顧一下為什麼火車要有 gangway 這玩意來連結車廂。
火車的載客車廂(叫做 coach)在最早期前後端有一個開放的平台。平台的用意是方便旅客準備上下車,讀者搜尋「舊金山 街車」(叫 streetcar 或 tram)就可以看到類似的平台。
順帶一題,平台的正式名稱叫做「前庭」(vestibule),原本的意思相當於我們說的玄關。但這個單字因為太難了,日常用語中幾乎已被 hallway 取代了意思。而現在搜尋 vestibule 的話,只會找到健康教育課的示意圖,因為人體解剖學中有好幾個部位……咳咳,以此名相稱。
開放式的火車 vestibule 在車廂彼此連結時,旅客要過到隔壁車廂就要跳跳跳,變得很危險,因此英國鐵道逐漸研發出封閉式的前庭。彼此以有彈性、可以變形以吸收撞擊、或者在列車轉彎時維持密封的銜接口連接,於是 gangway 就誕生了。
當火車不幸發生撞擊事故時,前庭還可以充當一個吸收撞擊能量、保護載客車廂本體的「被自願犧牲」的角色。這點類似現代的小客車的引擎室的設計:被撞時會顯著變形,保護鋼骨結構更硬的乘客那部分。
所以,查到這邊我得到了結論啦:不管是台鐵、高鐵、或捷運,站在通道面臨的最大風險是,若發生撞擊,即使是較小力的撞擊,我就會被像手風琴風箱一樣變形的前庭+gangway壓扁在中間QQ。被自願犧牲掉了。
不過,值得欣慰(?)的是,現代的高運量捷運列車的設計中,開放式通道型的車廂,設計理念中就是要利用 gangway 的空間提高載客率的,據說可以提高 10%。因此通道也建造得更硬,車廂與車廂間的結構也更加一體化。
於是,當不幸發生強力的列車衝撞時,比較常發生的現象是後車撞進前車,這被稱為「伸縮套筒化」(telescoping),不只在通道,而是坐在「前車的後端」的旅客都會被往前衝的後車壓扁——因為動者恆動的慣性——或起碼是受困其中。
2009 年美國華盛頓特區捷運就發生過這樣的不幸意外。兩列列車迎頭對撞的巨大力量,居然壓扁了車廂的一半長度啊。
現在大家知道,搭捷運最安全的位置是在車廂正中間了XD 所以請大家上車主動車廂中間移動,安全的滑手機喔,啾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