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部分的人一聽到鄭氏王朝,立刻會聯想到的是 1662 年到 1683 年間,由鄭成功與其家族在臺灣建立的短命王朝,這個由漢人建立的短命王朝,雖然時間並不長,但卻影響了往後臺灣的歷史發展甚鉅,也在臺灣史上留下不可抹滅的紀錄。
不過你知道嗎?
以觀光、美食以及按摩聞名世界的泰國,廣義上來說也可以算是個「鄭氏王朝」唷!
疑?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去年底過世的拉瑪九世泰王蒲美蓬(Phumiphon Adunyadet),在他過世前是世界上在位時間第二長的國家元首,也受到泰國國內許多民眾的愛戴。他所代表的除了泰國王室外,同時也是卻克里王朝的第九任國王。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卻是,卻克里王朝自 1782 年創立至今,每個泰國王室成員都有個漢姓與漢名,像是蒲美蓬的漢名就是「鄭固」,而現在的泰王拉瑪十世哇集拉隆功,漢名則是「鄭冕」。
拉瑪十世(圖片來源)
為什麼泰國王室會有漢名呢?
這可得追溯到卻克里王朝的前一個王朝──吞武里王朝說起。
泰國在吞武里王朝創立之前,正好遇到了鄰國緬甸的侵略,可以說是國破家亡風雨飄搖中啊!
但就在這段時期,有個中泰混血兒在泰國東南沿海地區組織了一支軍隊,來抵抗緬甸的侵略,在他的率領下,這支軍隊也逐漸平定了各地割據勢力,最終推翻緬甸的統治。而這位率領大家的混血將軍名為──鄭信,也就是現在泰國人口中常提到的民族英雄達信大帝(สมเด็จพระเจ้าตากสินมหาราช)。
泰國的民族英雄-鄭信/達信大帝(圖片來源)
達信大帝在位期間,由於其中國血統的關係,與當時的清朝有良好的商貿互動。但根據記載,達信大帝晚年飽受精神疾病之苦,引起了許多民怨,最終被卻克里王朝的開國君主拉瑪一世討伐取代。
即位後的拉瑪一世,為了強調其王位的合法性,也擔心原來受清朝官方支持的貿易會因此中斷,拉瑪一世便自稱為達信大帝的義子鄭華,並於 1786 年派遣使者前往清朝朝貢,被冊封為暹羅國王。而從這之後,泰國王室便延續著取漢名的傳統直到現在。所以廣義來說,現在的泰國可以說是在鄭氏王朝的統治底下(?)
本篇冷知識改寫自寫樂文化《青年寫給青年的東協工作筆記》:
這是第一本由11位外派東協的台灣青年所撰寫的實戰專書,教你:
1秒鐘分辨南北越人/認識泰國的大學名校/
5分鐘看懂馬來西亞千年史/掃描10個你意想不到的菲律賓……
博客來:https://goo.gl/KpQG1x
誠品:https://goo.gl/HJg5JN
金石堂:https://goo.gl/eLwiHC
讀冊:https://goo.gl/ts79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