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憲法》第 4 條: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非經國民大會之決議,不得變更之。
然而,《憲法》的特性之一是抽象性,憲法本文以簡潔、模糊、抽象、曖昧的文字呈現,在日後讓釋憲者可以有比較大的彈性及空間來釋憲。因此,所謂僅僅四字的「固有疆域」,從來無法準確的說明到底中華民國領土涵蓋了哪些範圍。
大法官也曾對此做出釋字第 328 號解釋:
中華民國領土,憲法第四條不採列舉方式,而為「依其固有之疆域」之概括規定,並設領土變更之程序,以為限制,有其政治上及歷史上之理由。其所稱固有疆域範圍之界定,為重大之政治問題,不應由行使司法權之釋憲機關予以解釋。
因為沒有定論,因此關於中華民國固有之疆域,網路上也出現了數張廣為流傳的圖片。



無獨有偶的,上述的各個圖片當中都將蒙古視為中華民國固有疆域的一部分。
不過,你知道嗎?其實中華民國固有疆域並不包含蒙古喔!
在 1945 年中華民國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所簽訂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換文中,國民政府同意,將在日本戰敗後,在蒙古舉行獨立公民投票。同年的 10 月 20 日,外蒙古舉行了公民投票,投票結果為同意獨立。
翌年的 1946 年,國民政府也發布文告接受了公投結果,承認了外蒙古的獨立。

35:渝:951 ( 35.01.07 )
而中華民國是在 1946 年的 10 月召開制憲國民大會。 1946 年 12 月 25 日,《中華民國憲法》經國民大大會三讀通過,並在 1947 年的元旦公布,同年的 12 月 25 日施行,正式進入憲政時期。因此,在制憲的這段過程當中,當時代表中華民國的國民政府早已承認蒙古獨立的事實,在認定固有之疆域時,自然不會把外國的領土視為本國的固有疆域。
所以,從頭到尾,蒙古都不是中華民國固有之疆域。
順帶一提,2017 年 9 月行政院裁撤了蒙藏委員會。
參考資料:
[Mr. Yester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