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你的名字是?

Posted by

這是總統府;那你知道總統府以前的名字嗎?

總統府(圖片來源)
總統府(圖片來源)

啊哈,反應很快的讀者可能很快會想到日治時期時它叫做臺灣總督府。

不過,你知道嗎?在總督府與總統府之間,其實還有一個存在約一甲子的名字唷!

在決定興建臺灣總督府的辦公廳舍以後,臺灣總督府進行公開徵稿,最後採用了大阪出身的知名建築師森山松之助的設計。

森山松之助(圖片來源)
森山松之助(圖片來源)

工程在 1912 年開始動工,並於七年後的 1919 年竣工。在完工以後,好長的一段時間內,臺灣總督府一直是臺灣最高的建築物。而在太平洋戰爭期間,作為臺灣行政中樞的臺灣總督府也一直是美軍空襲的主要目標物之一。歷經數次劫難而屹立不搖的總督府終於在 1945 年 5 月 31 日的臺北大空襲當中被正面擊中,而結構遭到破壞的總督府因此無法繼續使用。

臺北大空襲與總督府(截圖自台北大空襲|桌遊集資廣告 )
臺北大空襲與總督府(截圖自臺北大空襲|桌遊集資廣告 )

而當時的總督安藤利吉也因為總督府不堪使用而轉至臺北市役所(現在的行政院)辦公。

1946 年時,為了慶祝蔣中正的 60 歲生日,因此各界捐款將因戰火而嚴重損毀的總督府修復並改名成介壽館而介壽館前的道路也改名為介壽路。

台北市地圖()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 (2016). [online]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Available at: 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2017/7/13. )
1949年臺北市地圖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 (2016). [online]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Available at: 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20170713. )

1949 年 12 月,中央政府遷往臺灣,行政院和總統府遷到介壽館辦公, 1949 年的 12 月 9 日,閻錫山在介壽館召開了來到臺灣以後的第一次行政院院會。在 1950 年 3 月 1 日蔣介石恢復職權以後,介壽館便正式的成為總統的辦公空間。

到了1996年當時的臺北市長陳水扁,基於對臺灣原住民歷史及文化的尊重,以早期居住在臺北的平埔族原住民凱達格蘭族作為名稱,將介壽路改名為凱達格蘭大道。又過了 10 年, 2006 年時,陳水扁總統才為了彰顯憲政上的意義以及名實相符,正式的將原來的具有強人色彩的「介壽館」更名為中性的「總統府」。

將介壽館的名字改成總統府,是臺灣從過去的個人崇拜的威權時代轉型成民主、人權社會的一小步。

明天的 7 月 15 日是解嚴的三十週年紀念日。雖然三十年過去了,但是仔細一想,其實現在的臺灣還保留著許多過去威權時代所留下的痕跡,而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再思索衡量的。

順帶一提,雖然總統府前的介壽路已經改名成凱達格蘭大道了,但是隸屬於中正一分局的介壽路派出所仍然維持著既有的名字,並沒有隨之更改,到現在還是叫做介壽路派出所。

 

[Mr.Yesterday]

參考資料: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 (2016). [online]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國家文化資料庫

維基百科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

中華民國總統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