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變成透明人的壞處是……?

Posted by

「透明人」這個概念由於常常出現在各種動畫電影甚至小說中,像是 2000 年 跟 2006 年上映的科幻驚悚電影《透明人》與續集;或是復古電玩小朋友齊打交中的免洗角色透明人──Template,以及動畫《哆啦A夢》曾出現過的好用藥水──透明人藥水(とう明人間目ぐすり),再再都顯示人們對於變透明的渴望已經持續好一段時間了。

小朋友齊打交

想要變成透明人的原因,有可能是想要做壞事、也可能是想要不讓自己那麼醒目,厭世到希望世界都不要發現自己的存在,不過變成透明人的好處也有很多,像是可以明目張膽的大挖鼻孔變成透明系女孩而不會讓人覺得很髒。(誤)

如花
透明系女孩(圖片來源

如果變成透明人有好處的話,當然也會有壞處。變透明以後,為了不讓身上的衣服讓人們認出你,因此得先把身上的衣服脫光。但不幸的是,當藥效結束後,若沒有做好準備,就會醜態百出像下圖一樣,露出光屁股讓世人嘲笑,很可能比變透明之前還慘。

透明
圖片來源

說了一大堆莫名其妙的話,其實今天的冷知識是要特別警告讀者們,要變成透明人之後,你並不是要先煩惱衣服的事情,而是得先煩惱你會失去的視力!

疑?怎麼會是視力呢?

我們知道當陽光照射的物體表面的時候會發生反射,反射的光沿著直線傳播,而我們睜開眼睛後,這些光就沿著直線射入我們的眼睛,經過玻璃體的折射後,最終成像於視網膜上,再透過視神經傳送到腦裏面,再將倒立的成像,自動轉換成正立的圖像。

這些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的物理常識,其實是立基於被稱為第一位科學家的11 世紀阿拉伯科學家──海什木(965-1040)在其著作《光學》中所討論的光學基礎。他提倡以實驗科學方法來針對事物進行研究,書中對於光學的討論影響了後世許多科學家,像是科普勒、笛卡爾、牛頓等人。

古希臘學者歐幾里得以及後來的托勒密認為,視覺是眼睛發出的光線被所看之物反射回來的結果。而海什木通過觀察影子和反射現象,證明光線經物體反射沿直線進入我們的眼睛。視覺是被動的,而非主動的,至少在到達視網膜之前是這樣的。

海什木發現:「有顏色的物體受到光照後,每一個點都會從該點沿直線反射光線和顏色。」要想看到物體,我們只需要睜開眼睛,讓光線射入。即使眼睛能發射光線,也沒有必要這麼做。

海什木經由研究牛的眼睛發現,光線進入了一個小孔(瞳孔),通過晶狀體聚焦於眼睛後部一個敏感的表面(視網膜)上。不過,海什木雖然將眼睛視為晶狀體,但他並沒有解釋眼睛或大腦的成像原理。

這也是為什麼,如果生理上變成透明人的話,光線會直接穿透你,影像就沒辦法投影在也變成透明的視網膜中,你會因此而失明。(但如果是隱形斗篷或隱形術這些魔法機制又不一樣了

若不是一千多年前海什木的研究,今日的我們可能在喝下透明人藥水之前,無法警覺自己可能會因而失明呢~

心是灰色的 我是透明的

以上就是今天的冷知識,我們明天見啦!

[Mr. Saturday]

本期冷知識,取材自 EZ叢書館 出版的 《科學百科:BIG IDEAS》2

《科學百科》由百科權威英國DK出版社授權,是《BIG IDEAS輕鬆讀》系列叢書,全系列已被翻譯33種語言,全面解讀人類文明史上的經典思維。本書透過圖像思考、科學的歷史發展和偉大科學家的介紹,帶領認識讀者各種科學知識。

現正熱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