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亞里斯多德 ( Aristotle ) ,應該很容易想到文藝復興三傑拉斐爾 ( Raffaello Santi ) 的畫作《雅典學院》 ( The School of Athens ) 當中描繪的亞里斯多德。

在《雅典學院》當中,在畫面政正中心的是柏拉圖 ( Plato ) 和亞里斯多德,柏拉圖以手指天,亞里斯多德伸出手並指向前方,而兩人手勢也點出了兩人不同的哲學見解。
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拉斐爾在創作《雅典學院》時,亞里斯多德能夠和老師柏拉圖一起出現在畫作的中間,其地位可想而知。《雅典學院》的描繪了許多古希臘及古羅馬時期的哲學家及藝術家,畢達哥拉斯 ( Pythagoras ) 、 伊比鳩魯( Epicurus ) 、第歐根尼 ( Diogenēs o Sinopeus )和阿基米德( Archimedes ) 等人都有出現在畫中。

雖然後人將蘇格拉底( Socrates )、柏拉圖及亞里斯多德合稱為希臘三哲,不過,那也是後來的事了。如果,將時間回到古代,整體來說對亞里斯多德的評價並不高。著有《哲人言行錄》(Lives and Opinions of Eminent Philosophers)的第歐根尼.拉爾修 ( Diogenes Laërtius ) 在其著作中對亞里斯多德的描述如下:
講話常咬字不清,好像大舌頭。
(這是人身攻擊吧!!
另外一本書《雜文軼事》( Historical Miscellany )的作者埃里亞努斯( Claudius Aelianus )則在書中提到柏拉圖看不慣亞里斯多德的生活態度及服裝打扮。
亞里斯多德太注重打扮,花太多心思在衣服鞋子上。他的髮型也不討柏拉圖的歡心,手上常戴著好幾個戒指,簡直像在炫耀似的。而且亞里斯多德臉上總一副瞧不起人的表情,一天到晚都很長舌。這個人的個性,無論怎麼看都不像哲學家。
綜合來說,當時人們對亞里斯多德的印象大概是弱不禁風、短腿、瞇瞇眼、一臉寒酸、喜歡打扮、長舌、講話大舌頭(鄉民古今皆刻薄。除此以外,當時的雅典人也不喜歡亞里斯多德。為什麼呢?這得回到當時了。

年輕時的亞里斯多德在親戚的推薦下,進入柏拉圖創立的學院( The Academy )就讀,並在學院待了約莫 20 年。不過,他在柏拉圖死前便離開了學園。而選在老師風中殘燭之時離開學院,也讓他被貼上忘恩負義的標籤。
離開雅典的亞里斯多德先是到昔日同窗赫米阿斯( Hermias )手下協助處理政事,三年以後,赫米阿斯不幸被波斯刺客暗殺,亞里斯多德只好又逃亡到列斯伏斯島 ( Lesbos ) ,過了兩年的流亡生活。
西元前 342 年,馬其頓的國王腓力二世 ( Philip II of Macedon ) 延攬亞里斯多德出任王子亞歷山大 ( Alexander the Great ) 的宮廷教師。西元前 336 年時,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被暗殺,由僅 20 歲的的亞歷山大繼位,亞里斯多德持續七年的宮廷教師的日子也隨之劃下了句點。

失業的亞里斯多德,最終回到了雅典。根據老普林尼 ( Gaius Plinius Sexundus,Pliniy the Elder ) 的記述,亞歷山大為了感謝昔日的老師,因而大手筆的贊助老師創辦的學校──呂克昂學院 ( Lykeion ) ,從此,亞里斯多德展開了傳道、受業、解惑的旅程。
傳說亞里斯多德很常在附近的步道上一邊散步,一邊講課,因此亞里斯多德及其門下弟子又被稱為逍遙學派 ( Peripatetic ) 。呂克昂學院收藏了了各個學科的材料,除了圖書、手稿、地圖以外,也有許多動物的資料。隨著亞歷山大大帝征戰四方,亞歷山大大帝始終惦記著恩師,每到一個新的地方,都不會忘記把當地的動植物資料送去給亞里斯多德進行研究,亞里斯多德甚至可以發展自己的動物園及植物園。
由於亞里斯多德是在馬其頓治下斯塔基拉 ( Stagira ) 出生,嚴格來說,亞里斯多德只是個長期在雅典居留的外國人。雖然在馬其頓帝國佔領雅典時,亞里斯多德也曾幫助過反馬其頓的勢力對抗侵略,但是畢竟身為前宮廷教師的亞里斯多德和馬其頓宮廷十分親近。
西元前 323 年時,亞歷山大突然在巴比倫駕崩,各地反馬其頓的運動也隨之陸續爆發,當雅典的反馬其頓活動如火如荼展開時,和馬其頓王室過從甚密的亞里斯多德亦承擔著很大的壓力。後來,雅典市民更指控亞里斯多德對神不敬。
雅典市民之前已經以對神不敬讓知名哲人蘇格拉底喝下毒酒,亞里斯多德宣稱:
不想讓雅典市民再次犯下褻瀆哲學的罪
因此遠走高飛,逃到了北方的城市加爾西斯 ( Chalcis ) ,並在隔年因胃病過世。
相較於因為遵守城邦法律,服從審判結果的蘇格拉底,找了個冠冕堂皇理由而逃跑的亞里斯多德,使得時人對其評價並不高。
雖然主持呂克昂學院的亞里斯多德離開了雅典,但是他的弟子泰奧弗拉斯托斯 ( Theophrastus ) 接接棒繼續經營,呂克昂學院最終延續到西元前 86 年時,才被入侵雅典的羅馬人給破壞殆盡。雖然時人評價頗差(尤其是雅典人),但是後人並沒有因此遺忘他的貢獻,還是把亞里斯多德奉為希臘三哲之一。

[Mr. Yesterday]
本期冷知識,取材及延伸自木田元老師的《哲學散步》。
跟著哲學家散步,跟著哲學家思考,跟著哲學家領悟
書中對哲人們生活背景、往來時人及社會文化的描寫,
幫讀者連綴起在制式教育中對於人文知識的片斷認識,
妥適地填補了其中空缺,建立起更加立體的文史哲視野,
並激發對自身處境的反思。【哲學散步 】現正熱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