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應該都聽過台灣自有的品牌 85 度 C 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 85 度 C 要叫85 度 C ,為什麼不是 86 度 C 或是 87 度 C ?

台灣知名連鎖餐飲店85 度 C 是由曾經創辦 50 元熱到家披薩的吳政學先生,在 2003 年時創立,以販賣手搖飲料、咖啡、蛋糕、甜點為主,雖然公司是在開曼群島註冊,但是還是從台灣起家的,85 度 C 的第一家直營店就開設在新北市永和的保平路上。

當初之所以會命名為 85 度 C ,是因為攝氏 85 度的咖啡,口感跟風味最佳,也最好喝。另外,因為名稱中所使用的元素是數字及英文,兩者都是全球共通的語言,因此在海外的市場上的辨識度會比較高。
果然海外市場的表現也反應了這個說法,除了在台灣的三百多個據點以外,85 度 C 也進軍海外,放眼全球。現在在美國、香港、澳洲、中國大陸都有許多據點,目前全球展店超過 800 家。
關於沖泡咖啡的溫度,一般來說,在沖泡、萃取咖啡的過程中,水溫最好是維持在攝氏 90 度上下,烘焙程度不同的咖啡豆也會左右水溫高低的選擇。而咖啡萃取完以後的最佳溫度,也的確就像 85 度 C 的品牌由來一樣,大約在攝氏 85 度左右較適合。
無獨有偶,臺灣巧克力界知名品牌 Feeling18.18 度 C 巧克力工房的名稱當中也有溫度的出現,而也是基於相仿的原因。 Feeling18 之所以會用 18 度 C ,也是因為他們認為對於巧克力來說,攝氏 18 度的環境是最適合生產、保存以及品味的。 2006 年從網路上開始發跡,能夠持續經營十餘年,甚至進一步發展出實體店面,想必也是得到了一定的肯定。
關於巧克力的保存溫度,通常也是建議說最好是在攝氏 5 到 18 度之間,攝氏 18 度的確是個適合的選擇。

攝氏 85 度號稱是咖啡最好喝的溫度、攝氏 18 度是最適合巧克力的溫度,這些說法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其實,也不一定,畢竟青菜蘿蔔,各有所愛,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偏好。不過,只要享用的人喜歡,不論溫度是幾度,想必都是適合的溫度。
參考資料:
欣新聞封面故事/鐘靜如:因地制宜拓海外品牌 85度C創華人餐飲品牌
[Mr. Yester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