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廣泛運用於治療心理問題、創傷症候群、恐懼症和強迫行為等的催眠療法,它在兩百多年前,看起來完全就是種騙術;在普遍相信天體運行會影響疾病與健康的十八世紀,維也納開業醫生法蘭茲·安東·梅斯梅爾(Franz Anton Mesmer,1734 年 5 月 23 日~1815 年 3 月 5 日)在學生時代就和古老的占星術醫生一樣,以行星對人體的影響為研究主題,在他的博士論文中即主張宇宙間有某種能滲透一切的細微物質,不僅星星間彼此影響,更造成地球上的潮汐,而人體內流動的液體亦被其所操控。
他從同為維也納大學的天文學教授海爾(Maximilian Hell)神父的磁力療法(Magnet therapy)得到靈感,進而實驗並建構出一套自己的理論,兩人原本是合作關係,但雙方都認為自己比較厲害,互相控訴對方剽竊霸佔研究成果。海爾神父贏得這場烏賊戰的最終勝利,但梅斯梅爾毫不氣餒,繼續發表自己的理論。
他主治神經疾病,並由自己的行星影響論推斷發病週期,確信只要找出那存在於宇宙萬物間的神祕物質,就可以透過人為的方式影響人體內的液體,製造出體內漲退的潮汐,此舉可降低體液的黏性,病人便可因此痊癒。
一開始他延續海爾神父的磁力療法,利用磁鐵直接接觸患者皮膚,在患部來回移動磁鐵藉此減輕疼痛。後來,梅斯梅爾發現根本不需要靠磁鐵,他只要手指一點、手掌一摸,居然也能達到相同的療效,於是推測人類本身就具有磁性,並命名為「動物磁力」(Animal Magnetism)。對奧地利的醫界來說,他太前衛了不被接受,於是他移居法國發展。
梅斯梅爾的理論一時風靡全巴黎,所有人視他為擁有偉大能力的神醫。名氣越來越大、花樣也越來越多的他,為了更有效率地治療更多病患,他設計了一個大橡木盆,裡面注滿水並加入鐵屑及玻璃粉,木盆上面蓋著穿了許多孔洞的鐵片,每個孔內都插著一根長鐵棒。病人圍著木盆而坐,並各取一根鐵棒來碰觸自己不舒服的地方。接著,梅斯梅爾帥氣健壯的助手們會一一按摩病患,並以雙眼傳遞磁力,使患者進入恍神的放鬆狀態,此時,衣著華麗的梅斯梅爾手拿著磁力棒如神降臨般地出場,用手輕輕劃過眾人,瞬間法喜充滿,所有病痛都減輕、痊癒。
手法日漸誇張的梅斯梅爾雖然受到信者大力吹捧,但不只學院派醫師痛斥他不科學,宗教人士也責難他將靈魂賣給魔鬼。不甘受詆毀的他寫信給瑪麗安東尼皇后尋求皇室保護,要求政府以金錢支持他的研究,並提供人身安全的保障。法國政府同意了,除了金錢外還加碼頒發勳章給他,但同時也命令梅斯梅爾必須將研究結果呈報給皇室醫生檢驗,對此但書,他不但感到不滿而且也感到不安,以健康不佳為由逃往瑞士。
1784 年,路易十六指派皇家科學院(Royal Academy of Sciences)組成委員會研究調查催眠術,成員陣容豪華,包括駐法美國大使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天文學家讓·西爾萬·巴伊(Jean Sylvain Bailly)、化學家兼生物學家拉瓦節(Antoine Lavoisier),以及發明斷頭台的醫師吉約丹(Joseph-Ignace Guillotin)。他們也力邀梅斯梅爾出席,但他永遠 no show。在長達五個月的實驗中,委員會成員們親眼目睹神情恍惚的病患受催眠控制,情緒激動地全身痙攣抽搐,無法否認催眠術的確對病人產生了強大的作用,它並非一無是處。
然而,委員會並不認為是磁力產生了效用,真正發揮效果的其實是病人的想像力。
1843 年蘇格蘭神經學家詹姆斯‧布雷德(James Braid,1795 年~1860 年)認可梅斯梅爾的做法為一種心理暗示作用,並推廣其治療用途,梅斯梅爾的名字不但與催眠畫上等號,他也被視為現代催眠法的鼻祖。
梅斯梅爾的故事曾被改編拍成電影,片名即是《Mesmer》,由大家最愛的石內卜教授艾倫·瑞克曼(Alan Rickman)飾演主角梅斯梅爾。這個影片剪輯了貴婦們圍繞著大木盆而坐,以鐵棒療癒的片段。溫馨小提醒:請注意音量,好像有點 NSFW。
[avatar user="lefigurant" size="thumbnail" align="center" link="https://www.facebook.com/lefigurant/" target="_blank"]珠胎:沒有用的知識、無法執行的巫術、讀書筆記、美麗的東西和醜陋的東西,對往後的人生也沒有幫助。只種植沒營養作物的內容農場。[/ava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