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讀者大家晚安!很快地又到了星期日晚上的時間了,相信各位讀者都度過了愉快的週末假期。若是有了不愉快的週末也沒關係,相信看完今天的冷知識之後,各種陰霾都會一掃而空!今天是由聖派翠克日來為各位讀者服務,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今天要為各位讀者介紹的冷知識就是「為什麼網路上的圖片大多有 Getty 字樣?」若是在使用各種瀏覽器搜尋圖片時,許多讀者可能都對這些網路上的圖片與 Getty 字樣浮水印感到不陌生,甚至都跟聖派翠克日一樣有過相同的疑問:這些字樣到底代表什麼意思?這些圖片又是從哪裡來的?我們需要注意這些有著 Getty 浮水印字樣的圖片使用嗎?這些浮水印好煩到底想怎樣可不可以放過我?把這些圖片下載到電腦裡會不會有風險呢?
原來 Getty 字樣是源自於 Getty Images 這間在1995 年創立的圖像公司,其 Getty 得名於創辦人 Mark Getty 的姓氏而來, Mark 正是來自美國最大的財團與財閥家族之一的 Getty Family (蓋蒂家族)。 Getty Image 主要的客戶為從事具創意性工作的專業人士、媒體與公司行號。
最初這間公司成立只是為了建立一個圖片資料庫,讓各種具版權保護的圖片被具有商業性的各種行為使用時,能夠加以收費。但隨著時間一年一年過去,在 Getty Image 的營收與母公司的財源銀彈支持之下,不斷收購市面上各個競爭對手公司的圖片資料庫(甚至是從攝影記者與專業攝影師手上收購各種照片版權),手上的圖片與影像數量也一點一點壯大,最後竟來到了八千萬張具有版權保護的圖片與超過五萬個小時的影片長度,成為業界中最大的商業圖片資料庫公司。
而所有在 Getty Images 公司資料庫內的照片,若是放在網路上供搜尋的圖片照片們,都會打上 Getty Images 的浮水印,並在下方加上攝影師的姓名,並在圖片的一角會有一串號碼以供辨識,以杜絕任何盜圖的可能性。這也是為什麼各位讀者在網路上搜尋照片時,總是會看到 Getty 字樣了!
但各位讀者以為今天的冷知識就介紹到這裡嗎!?
那你就錯了!聖派翠克日也訪問了身邊在米國擔任攝影師並曾經有和 Getty Images 合作經驗的攝影師朋友(有興趣的讀者們可以從這裡點進去他的作品。至於他被 Getty Images 選中的照片可由此進,各位讀者也可以對於什麼樣的照片會被他們選上,有較具體的概念,說不定下一位能夠被 Getty Images 雀屏中選的攝影師就是讀者你呦!心動了嘛!?),並請教他 Getty Images 如何與攝影師合作。
首先在攝影師的一系列作品中,Getty Iamges 會從其中挑選他們有興趣的部分並取得攝影師商業授權(此時 Getty Images 會與攝影師簽訂一份合約),並將其放在 Getty Images 的八千萬張圖片資料庫中,最後如果這些照片被任何有興趣使用的三種客戶(從事具創意性工作的專業人士、媒體與公司行號)相中使用,客戶則必須相當金額的圖片授權使用金,最後 Getty Iamges 依照在最初的合約中談好的拆帳方式後,每個月支付給攝影師酬勞。
而依照這位攝影師朋友的獨家爆料,若是你能拍到一張讓 Getty Images 滿意的照片,他們每個月約莫都會寄一千至兩千美金的酬勞給攝影師,由此可見他們的商業市場有多龐大,以及他們對於客戶的收費標準有多讓人瞠目結舌。
既然談到 Getty Images 如何與攝影師合作,以及如何從客戶方獲利的方式,就不能不談到他們那對於盜圖者的處理方式,許多業界人士稱呼這樣的行為是惡名昭彰又充滿爭議的。傳統美國著作權法律在圖片侵害著作權的案例中,對於侵權盜圖者都會先處以「停止並終止(cease and desist)」的法律手段,請侵權盜圖者停止侵害著作權的行為,並且終止未來可能的侵害著作權行為,否則就將提起告訴等法律手段。
但 Getty Images 則不採用這樣的方法,而是直接寄給侵權盜圖者相當額度的侵害著作權金請求支付,但這樣的方法通常具有很大問題,原因在於 Getty Images 對於侵權金的計算根本不公開,沒有人知道那樣的金額數字從何而來,具有很大的人為操縱或是漫天喊價的空間,與美國著作權法上對於侵權金計算的公式也有根本上不同。在我們所身處的數位時代,對於各種圖片或影片的侵權金計算,在各種情境下完全無法一概而論。因此 Getty Images 在如同天女散花般灑出千千萬萬的侵權金請求支付書的同時,也為自己引來了許許多多的法律爭議。
在公關戰與公共形象節節落敗的陰霾下,就在 2014 年的 3 月, Getty Images 終於宣布願意將旗下資料庫內的三千五百萬張圖片和照片,在供作非商業的前提下免費使用(只要在使用他們的圖片時同時附註出處,就可以使用)。
這個舉動也讓我們思考在數位時代下的一間公司,與其走遍天下告倒眾人,不如在不嚴重傷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將旗下資產供做公益用途讓社會大眾一同使用,既可以成為社會企業,也讓公司的形象從谷底爬起,何樂而不為呢?
今天的冷知識就為各位讀者介紹到這裡了,我們下次見囉~
[St. Patrick’s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