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讀者大家好, 不知道讀者們聽到 10 月 24 日時,心中會想到些什麼?
今天要來跟讀者朋友分享關於 10 月 24 日的故事。
二戰結束以後, 1945 年 10 月 24 日,美國、英國、中國、蘇聯和法國以及其他的簽署國共同批准了《聯合國憲章》,確定了聯合國的成立,並由美英中蘇法五國出任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

聯合國成立的三年後, 1948 年 10 月 24 日,聯合國為了要紀念聯合國憲章生效三週年,在聯合國大會宣布將 10 月 24 日設為聯合國日。當時還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一員的中華民國也隨之將每年的 10 月 24 日定為國定紀念日。

到了民國 43 年,政府在制定《紀念日(或節日)紀念辦法》時,在乙類的四種紀念日(或節日)當中,便將 10 月 24 日列為聯合國日紀念日,把聯合國日紀念日正式納入了行政命令。

然而,到了 1971 年 10 月 25 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2758號決議案》,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利,並承認其政府代表為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從此,中華民國失去了自 1945 年以來一直擁有的聯合國中國代表權。失去中國代表權以後的中華民國,雖然不再大肆慶祝及紀念 10 月 24 日的聯合國紀念日,但並沒有即時修改辦法,因此聯合國紀念日仍一直存在於《紀念日(或節日)紀念辦法》。
民國 71 年時,長達 28 年沒有更新的《紀念日(或節日)紀念辦法》將名稱修訂為「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並重新訂定紀念日和節日。而在這次修訂當中,原先定在 10 月 24 日的聯合國紀念日才正式被取消。
1991 年 6 月 19 日,立法院通過「行政院積極拓展外交關係,爭取與國,並於適當時機,以中華民國名義申請重返聯合國」的建議案。因此行政院開始研議如何重返聯合國。自 1993 年起,中華民國每每透過邦交國向聯合國秘書長致函、在聯合國大會中發言或提案等方式,試圖爭取再次參與聯合國。然而,一直以來並沒有任何明顯的成效。
2007 年時,陳水扁總統以「臺灣」的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但是遭到聯合國拒絕。原因是因為根據聯合國的「一個中國政策」,臺灣屬於中國的一省,因此無權申請加入聯合國。雖然以臺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失敗了,但是同年 10 月,政府為了凸顯聯合國宗旨與會員普遍化的原則,將臺灣排除於會員國之外。將 10 月 24 日制定為只紀念不放假的臺灣聯合國日。於是,相隔 25 年, 10 月 24 日以臺灣聯合國日之名再次成為了紀念日。

而陳水扁總統以臺灣的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的作法也產生了後續的效應,衍生出了和 2008 年總統大選一併舉行的兩個公投案:以臺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的「臺灣入聯合國」案和在名稱上保有彈性的「務實返聯公投」案。然而,兩個案子皆因為投票率未滿 50% 而被否決。
一直到今天,臺灣也尚未成為聯合國的會員國,而臺灣聯合國日也還存在著。或許哪一天,等到臺灣真的加入聯合國,才會再次廢除臺灣聯合國日,或是將它改名為聯合國日。
順帶一提,聯合國大會通過《2758號決議案》剛好和日本向 United Nations (即同盟國)投降同一天,都是 10 月 25 日。

Mr. Yesterday
One comment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