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今天的正文是影片,請將字幕設定調到中文(台灣)。
影片中文字幕裡我擅自加了註解,其中一閃而過,絕對來不及讀 (XD) 的,就表示不是重點(主持人也沒講),是寫給好奇過剩的科宅同儕看的額外知識。第一次看可以當作它們不存在,有興趣可以按暫停加以閱讀。
有【非動物篇】就表示還有繽紛多色彩的【動物篇】。
我還考慮寫一個最毒人造物質篇(個人變態興趣XD),例如不認真想死就絕對別喝的惡魔:巴拉刈;還有吃了會破壞腦細胞的毒物:MPTP。
總複習整理(本章不在段考範圍):
肉毒桿菌毒素--藐視單位的萬毒之王,本身是種有酵素特性的蛋白質,進入神經後會切切切搞破壞,造成神經的訊號無法傳給肌肉,造成全身肌肉鬆弛癱軟。死因:呼吸麻痺,同時消除抬頭/魚尾/法令紋,可以美美地去世。解藥:無,但早期發現就醫,插管保護呼吸能保住一命。
【重要】中毒早期症狀:視力模糊、瞳孔擴張、眼瞼下垂→吞嚥困難、說話含滷蛋→上肢、軀幹、下肢無力。嬰兒則是不吃、不哭鬧、癱軟、精神活動力差。
**說明** 神經突觸-肌肉連結(neuromuscular junction, NMJ)是神經和肌肉分隔在壕溝兩岸,中間是用叫「乙醯膽鹼」的化學物小船送信。小船平時關在船塢(迷你囊泡)裡,神經訊號一來船塢大門就打開把小船釋出開到對岸,叫肌肉開始收縮運動。肉毒桿菌毒素的破壞,相當於讓船塢的門弄壞,神經有訊號來也開不了,肌肉就收不到指令。
肉毒桿菌素之所以那麼毒,部分是因為在酵素活性消失之前它可以一間又一間連續破壞無數船塢,像個高效率的超級壞蛋。
氰化物--杏仁口味的謀殺天王,讓細胞的發電廠粒線體無法使用氧氣,失去活下去必須的動力,在細胞尺度窒息。死因:心臟亂跳或停跳暴斃,代謝性酸血症,多重器官衰竭。解藥:硫代硫酸鈉,亞硝酸異戊酯,前驅型維生素B12(羥鈷胺)等。
無關的補充:死神 柯南曾正確的指出,硫代硫酸鈉是氰化物的解藥。但他沒提的是,這必須透過人體內的「硫代硫酸根/氰根 硫轉移酶」(Thiosulfate: cyanide sulfurtransferase)才能把氰根(CN–)轉為毒性極低的硫氰根(thiocyanate, SCN–) ,這是動物【體內】自然解毒機制的一環。
白話文:像柯南那樣光用漂白水擦拭抹過氰化物的東西是無法解毒的,懷有錯誤專業知識的柯南早該中毒死掉幾十遍了。果然柯南實際上是在米花鎮遊蕩,於永劫循環的閉鎖時空裡,帶來不幸的亡靈啊。
蓖麻毒素--從蓖麻豆子萃取出的蛋白質,往細胞合成維生所需重要蛋白質的製造機器:核糖體,精密的砍一刀(酵素裁切)讓整顆核糖體無法作用。生效緩慢,特務暗殺愛用。毒發的徵兆像重感冒般全身無力與高燒。死因:多重器官衰竭。解藥:無。
這類毒物,合稱核糖體去活化蛋白(Ribosome-inactivating protein),縮寫為非常合適的 RIP。
.
無關的補充:經處理去除毒性的 蓖麻油 則是性質優良的燃料、潤滑、與藥用催瀉用油酯。事實上潤滑油機油公司嘉實多(Castrol)就是命名自蓖麻油。義大利黑幫、和墨索里尼法西斯政權,顯然曾有過一種灌食蓖麻油導致烙賽的酷刑方式~~~慘無人道,慘無人道。
馬錢子鹼/番木鱉鹼/士得寧--殺死李後主的毒藥,和肉毒桿菌毒素完全相反,是促使脊髓中樞神經過度激發,讓全身的肌肉不斷地收縮強直(極疼痛)。中毒癥狀是經典的角弓反張,加上獰笑(顏面肌肉僵硬)。死因:呼吸衰竭,或併發體溫過高、代謝性酸血症、橫紋肌溶解導致的器官衰竭。解藥:及早就醫,以麻醉、呼吸道保護、輸液、降溫、甚至緊急血液透析(洗腎)等支持性療法保護患者,等待毒性代謝消失。
番木鱉鹼在電視偵探界的名氣,來自「謀殺天后」前藥師阿嘉莎‧克莉絲蒂在《斯泰爾斯莊園奇案》中的使用,對其毒理掌握透徹,不愧是藥師。下圖為 BBC《神探白羅》劇照。
鵝膏毒素--死亡之蓋、毀滅天使,如果是大紅色的鵝膏屬菇類還容易讓人警覺,問題是最危險的幾種反而是純白無色的。毒的作用是讓 DNA 變成廢物,無法生成合成蛋白質所需的重要藍圖:信使 RNA(mRNA)。對於代謝迅速,非常需要它的 DNA 生成一大堆東西的器官,尤其是肝臟和腎臟是致命的打擊。毒發徵狀出現的時候已經太遲了,腹痛、發燒、上吐下瀉常被誤認為感冒腸胃炎(病患自己不說吃過菇,諒是醫神豪斯也猜不到呀)。死因:器官衰竭。解藥:無;但ㄙㄙ保肝中的有效成分,水飛薊萃取物 也許能阻止肝臟暴露到太多的毒素,救亡圖存一番,它是市面上百百款保肝藥中唯一較有證據支持的。
無關的補充:毒鵝膏 的學名 Amanita phalloides 中,種小名 phalloides 是「長得像ㄐㄐ」的意思。(生物學家,你竟然~~RRR)
今日冷知識到此結束,謝謝收看…….
[怎 麼 可 能]
再介紹一下。嗯,本影片來源是 YouTube 上首屈一指,今年營運到他們第四年,仍然持續走強的科學普及教育頻道:SciShow。營運資金靠的是 Patreon 支持內容創作者眾資平台上的打賞,在不可思議的、和哪裡都滿遙遠的美國蒙大拿州 (!) 作為基地,形成一個重度依靠網路營運的協作團隊。
多走強?YouTube 上內容品質與他們相當的分鐘物理/分鐘地球團隊(MinutePhysics / MinuteEarth)出刊頻率是每一到兩周一次,但 SciShow 今年已達成【每天出刊】的高強度(掌聲)。還有過剩精力經營分頻道 SciShow Space 講宇宙太空,甚至即將推出一個新頻道。
出現在影片中的是創辦人兼講者 Hank Green,基本上就是個生物學科宅(←學位有)。他是另一個一樣語速快死人不償命,目標觀眾為高中生以上的金字招牌教育頻道 CrashCourse 創辦人 John Green 的弟弟(說起來是最強教育兄弟檔)。每集的內容並不都是 Hank 寫的,而是團隊運作流水線分工。跟 每日一冷 有像。
這時候會有三種人:首選是 努力學英文 直到變成武功高強什麼都能讀、什麼都能查、都能學習的「誤入歧途的小羔羊」(按:Google 翻譯效果最好的仍舊是各種語言翻英語。搜尋效果最好的首先是該資料的出處語言,其次還是英語),能見到一大堆原來視野外的奇觀,並帶回語言牆內與同好分享。第二種人是坐等有人把內容轉手引介兼翻譯(偉哉!好色龍),反正過了十年半載還是看得到嘛,樂當伸手牌。第三種人是覺得沒差,矇頭繼續看洞穴牆壁上的影畫戲,也許是微信摘錄的每日乾貨。
為求完整提一下,另一個模式類似的 Discovery 雜誌企業附屬科學新聞頻道 DNews,本台--醜話說前頭--可以說是噱頭充分但內容不足,介於酷炫新知和釣魚空洞文之間,不時令人失望。請大家認明科宅正字標記 SciShow,科學新聞中的翹楚,真心不騙。
科宅日冷人,科宅天然尚介好。本文共 2407 字,影片字幕共 4706 字,我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