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冷知識Mr. Friday介紹日本的「偵探」是怎麼樣運用「跟蹤」這樣技巧的。
今天Mr. Saturday則要來和各位讀者介紹「偵探」到底和「刑警」有什麼不同之處。
疑?為什麼要特別解釋這兩種職業的不同呢?
這是因為在英文中Detective這個單字,其實翻譯成中文會得到兩種結果,一種是「偵探」而另一 種則是「刑警」,在日文漢字中則翻譯成「探偵」與「刑事」。
在台灣,普通警察其實是一種泛稱,根據業務範圍可以再細分為「一般警察」、「保安警察」、「外事警察」、「國境警察」、「水上警察」、「專業警察」跟「刑事警察」;刑事警察的單位像是刑事警察局、法醫室、各縣市的刑事大隊等,他們的業務主要是預防犯罪跟偵查犯罪事務等。相較之下,徵信業者大部分只能蒐集一些民事或刑事案件相關的證據再交給委託人報警,跟協助後續的訴訟流程。

不因為中華民國的法律並沒有授權給「徵信業」警察的權利(大部分國家都沒有啦),法律中也只規範了「徵信業」的相關辦法,因此在台灣並沒有以「偵探」為名的職業,嚴格上來說我們常見的「徵信社」其實就是偵探啦,因此有些徵信社也會掛上私家偵探的名義宣傳或活動囉。
日本則和台灣不太一樣,平成19年(2007)正式實施的「偵探業業務管理辦法」,規範了原本可以自由開業的偵探業,從此之後若要成立偵探事務所,必須根據該法條的一〇條規定,須嚴守保密義務。
- 守秘義務・秘密保持義務(10条)
探偵業者の業務に従事する者は、業務上知り得た人の秘密を漏らしてはならない。
從事偵探工作的人,不能夠洩漏工作中所得到關係人的情報與秘密。
而且在日本,要成為一名偵探,也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呦。如果過去五年內曾加入黑道組織或是遭判入獄服刑者,有過案底是不能以偵探作為自己的職業的,不過也是因為這部管理辦法,日本偵探業有了法源依據,警方也無法將偵探當成無賴或惡棍對待。
不過偵探和警察當然會有業務重疊的時候,基本上案件可分成民事與刑事兩種專業領域,雙方保有共存空間,也盡量避免發生衝突或摩擦。發現偵探的調查與警方的辦案目的一致的情況下,也可能締結一定程度的互助關係。不過以絕大多數案例來說,偵探幾乎僅只於提供情報,而警方只會透露些許辦案方向給偵探,不然警察認真辦案被整碗捧去豈不是丟臉了嗎?
而我們在各種偵探推理小說中,常常最引人入勝的拿手好戲──推理,在現實中並不如想像中那樣精彩厲害。即便是前篇冷知識提到的行蹤調查,原則上也不能跟蹤進安裝對講機門禁系統的公寓內部(像東京死神那樣利用天真無邪小孩的身分才比較有可能潛入民宅後無罪釋放);要是公寓裝有監視器,就只能跟蹤到大廳;若要調查目標住處,必須靠著觀察信箱跟陽台的狀態,用消去法縮小選項的範圍,來推斷出答案。
講到這裡,是不是有點打消各位讀者對偵探業美麗的憧憬與幻想呢?
更殘酷的是提到薪水的部分,在日本,身為一名偵探,若是高中畢業的起薪是十五萬日本円(約4.5萬台幣),大學畢業則是二十萬日本円(約6萬台幣),這是書中經過調查後的一般行情。雖然比台灣最低月薪22K來得高上許多,但一旦知道工作有多繁重,還有考慮日本的物價比台灣高上許多,就會得到「薪水嚴重過低」的結論。辭職者源源不絕,長期以來缺乏人手。偵探業的常態就是如此。
這大概也可以說明為什麼苗栗小五郎的事務所永遠都只有一個無薪員工髮膠女R跟偵探本人而已?又或者是因為薪水嚴重過低,只好不斷的製造出各種離奇的被自殺案件,才能在競爭激烈的日本偵探業順利存活下來吧。

以上是今天的冷知識,我們明天見!
[Mr. Saturday]
本期冷知識,取材自松岡圭祐老師的《惡德偵探制裁社》。這部小說,先前被翻拍成日劇「偵探中的偵探」,其背景就是日本藏污納垢的偵探文化。決心為親人復仇的女主角,是否能揭發偵探業界的重重黑幕?
【惡德偵探制裁社1】、【惡德偵探制裁社2:狩獵死神的女孩】
現正熱賣中!
One comment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