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差愛上你

Posted by

今年年初的情人節,一篇ptt上的情人節文章吸引了#聞史迭我的目光:

目前與男友相距一萬多公里的距離

隔了一個太平洋,跨了好幾個時區

他為了克服我們之間的時差 用每天五點六點的早起換來兩個小時的視訊 我說我好想吃台灣滷肉飯和雞排 他說好好好等妳回台灣後帶妳去吃

我說好想喝台灣的五十嵐珍珠奶茶 他說好好好等妳回來我買10杯給妳

他這幾天趁著春假來找我了 當我在機場看到他的時候

他拉著我的手說快點快點我有禮物給妳

才讀完第一段,我的眉頭就皺地比李組長還皺。不是因為被閃瞎,也不是因為羨慕原po有雞排和珍奶可以喝,而是我看了一個不對勁的地方。

到底哪裡不對勁,各位讀者可以讀完該文全文後一起猜猜看。在本文最後會公布答案。

時差,究竟是個自然的現象,還是一種地理或政治上的概念?
時差,究竟是個自然的現象,還是一種地理或政治上的概念?

最初時間的觀念,源自於人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習性,也就是說時間反映著人類的作息與太陽位置的關係。最初各地的人們都各自跟著自己天頂上的太陽生活,直到了鐵路的出現,相隔甚遠的兩處的人們得以互相交通,但是也因為如此,大家便需要一個統一的時間系統來「描述時間」。

接著,無線通訊的誕生,使著「天涯若比鄰」成為可能,這時,人們真的需要有一個統一的時間系統,好方便互相溝通。因此,時區系統因應而生:以每條度數是15的倍數的經度線(子午線)為中心,往東西各推展7.5度,即定為一個時區。

不過即便時區的設計,是為了讓相近的地區的人們可以使用共同的時間一起生活,又不致於與太陽的運行有太大的偏差,其實如果我們打開世界時區的地圖,會發現一些很有趣的現象。

世界時區地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世界時區地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首先,一個國家如果正好跨越時區的界線,會有向東邊的時區靠攏的傾向。南韓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其國土剛好被北京時間(GMT+8)與日本時間(GMT+9)一分為二,而南韓選擇與日本所在的時間同步。更有趣的是,西歐大部分的國家都選擇使用中歐時間,只有英國自己(喔其實還有愛爾蘭)使用所謂的格林威治時間

誠然,選擇參與的時區,與周遭最常相互往來的國家、地區同步是很大的考量;但是另一方面,各國、地區普遍選擇向東靠攏的現象,其實與善用日光時間有關。畢竟在大部分的地方,人們起床時天已經就是亮的了,因此如果選擇東邊的時區,可以利用到更多的日光時間。

雖然說使用同樣的時區有利於交流,但是如果使用的時區跟真實的太陽運行差太多,其實也是頗不方便的。例如中國便為了國家的制度統一,即使其國土橫跨五個時區,但是全國都統一使用北京所在的GMT+8時間。想像住在西藏的人如果完全遵照北京時間生活,可能出門上學時天都還是黑的;然後一直要到下午三點,太陽才會出現在天空的正上方。

而即使同樣國家的人們,或許可以受惠於全國統一的時區,而免於時間不同的煩惱,但是如果是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人們,就得要以精準的態度,來面對時間的不同了。這就是所謂的時差。

以下講的時差,指的是因為時區不同而產生的時間差,並非因為搭飛機穿越時區後所產生的時差症候群(jetlag)。

 

在開頭的故事中,女主角在美國西岸的舊金山,在非夏季時屬於GMT-8時區,而男主角則住在GMT+8時區的台灣。為了跨越時差,兩人只能很可憐地找出一個兩個人在當地的作息中都剛好有空的時間,互相視訊聊天,以解小別的思念之情。在最差的情況下,可能得有一方必須要以早起或晚睡的方式來配合另一方的時間。

以該文為例,男主角每天早起,在台灣早上五點跟發文的女主角視訊,而這時女主角是幾點呢?兩方相差16小時,因此比台灣慢16小時的舊金山是下午一點——或者更簡單的算法,台灣時間減四小時然後日夜顛倒。

各位聰明的讀者,你看出問題了嗎?為什麼男主角一定要這麼早起呢?如果他晚點起來,女主角也還是在白天啊?

而一般人比較有空的時間通常是睡覺前,我們姑且就說是晚上11點好了。女主角是晚上十一點時,台灣是下午三點,嗯,男生可能在工作;但是反過來看,如果男生晚上十一點時,女生是,早上七點。

所以,如果是女生早起,事情不是更簡單嗎?

美國西岸、英國、台灣三地剛好時差個別互相差8小時。或者更簡單的算法,就是可以用加減4再日夜顛倒的方式來快速換算。
美國西岸、英國、台灣三地剛好時差個別互相差8小時。或者更簡單的算法,就是可以用加減4再日夜顛倒的方式來快速換算。圖中最左邊是美國西岸的日光節約時間,因此比前面的敘述還要快上一小時。

 

走筆至此,聞史迭覺得一定是女生寫錯了,其實是女生早起才對吧。還是其實她根本不太會算時差,所以沒有想到這點。

所以今天的冷知識是什麼呢?雖然兩地的絕對時差最多可以差到24小時(感謝讀者留言指正,其實嚴格來說可以差到26小時,因為最東邊的時區是GMT+14),不過相對時差就多就是差12小時,例如在夏季時台灣跟美國東岸的紐約就是差12小時。利用這個觀念,當兩地的時差大到接近或超過12小時時,其實可以把時差問題簡化為實際時差減掉12小時,再日夜顛倒。例如前面的文章中的男主角早上六點時舊金山是幾點呢?本來得要計算減去16小時,但是可以先把16減掉12得到4,因此之後男主角只要先把台灣的時間六點減掉4得到2點,然後再日夜顛倒得到下午兩點,就可以快速算出女朋友的所在時間了——然後他可能就會發現自己早起根本太冤枉了,明明可以多睡一點啊。

不過上述的算法在跟朋友聯絡時,快速推算對方可能在幹嘛時很方便,但是卻忽略了日期的概念。因此如果你是要推算與海外的客戶或者教授或者合作者的線上開會時間日期時,千萬還是不要偷懶,還是仔細計算時間和日期比較好,以免時間算對了,卻搞錯日期。

延伸閱讀

 

 

2 comments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