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比利時

Posted by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愚人節,不知道讀者們是否有上當受騙呢?

今天的每日一冷要介紹的是件對許多人來說可能不太好笑的玩笑,這玩笑當時除了引起全國上下為之震動外,甚至還使全世界都嚇了一大跳,這世界級的「玩笑」到底是在哪又做了什麼呢?

且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這個玩笑並不是個愚人節玩笑,而是發生在2006年12月13日晚上八點的歐洲國家比利時。對比利時背景可能不太熟的讀者,可以先回顧一下上上週的冷知識「製造皇室業-比利時」。

總之,自1830年獨立的比利時,因為位處荷蘭與法國中間又曾是這兩國領土的一部分,靠近荷蘭的北比利時是講荷語的「佛萊明大區」,靠近法國的南邊則是講法語的「瓦隆大區」。因為比利時最初從荷蘭獨立出來時,策動起義法語區的人原本最終目的是要與南邊語言與宗教都相同的法國統一。

比利時三大區 圖片來源:http://maoyyutw.blogspot.tw/2014/02/blog-post.html
比利時三大區(上方為荷語佛萊明大區、下方為法語瓦隆大區) 圖片來源

建國將近兩百年的比利時也始終因為荷語區與法語區的種種不同,在彼此對國家與文化的認同都天差地遠下,使國家時不時處於分裂且敵對的狀態中。正式國名是「比利時王國」 的這個國家,嚴格來說依靠兩地人民對王室的認同勉強地維持著統一的國家樣貌,事實上早就因為1960年以來的屢次修憲成為一個鬆散的聯邦國家,就連國會大選都幾乎是同一天裡的「兩區選舉」,荷語區選出荷語政黨的荷語議員、法語區也只有法語政黨會推出法語候選人,互相井水不犯河水,也導致2010-2011年間長達500多天的「比利時政府難產」。

 

總之,人口佔少數南部法語區的電視臺「比利時法語區電視台及電台(RTBF)」,就在2006年12月13日這天晚上……中斷了原本正在播送的節目緊急播出特別新聞報導,新聞的內容指出佔國內人口多數北部說荷語的「佛萊明大區」宣布脫離比利時獨立並成立「法蘭德斯王國」。

2006.12.13晚間八點 緊急播出的特別節目

長達一小時的特別節目十分逼真,除了有荷語區的人在議會舉起法蘭德斯旗慶祝、新護照與車牌的樣式、還有「原比利時王室」匆忙流亡海外的新聞畫面,甚至有同樣有分離運動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亞地區人民的慶祝畫面,雖然在節目播出半小時後,就已打出「本節目純屬虛構」的畫面。根據電視台之後的調查,大約有89%的人剛開始看到緊急新聞時「信以為真」,甚至有6%的人就連看到「純屬虛構」依舊深信不疑真心覺得荷語區獨立了。節目播出後甚至有許多真心愛著「比利時王國」的國民拿著國旗到皇宮聲援王室。(感動)

Flandre_09

節目結束後引起非常大的迴響,除了王室、首相、兩區各自的領導都痛批「電視台破壞國家團結」,當時看見節目播出的各國駐布魯塞爾大使也受騙上當緊急回報國內,這1.5小時長的節目也引起了歐洲其他國家不小的震動。

電視台出面道歉後,說明他們籌畫了兩年的這個特別節目「BBB(Bye Bye Belgium)」,目的是想要引起國民認真對「兩區長期不和」與「比利時究竟該何去何從」的討論,農業為主的荷語區在二戰後經濟水平大幅的領先法語區,又加上人口居多數,屢次總理大選也幾乎都因此是「荷語區」的候選人當選。荷語區長久以來也不滿稅收要協助南邊治安、經濟都較差的法語區。

雖然這個「假新聞」已經事隔將近十年,但前陣子布魯塞爾遇到的恐攻事件,兩區各自獨立的行政系統所產生的問題又再度浮上檯面被討論。比利時這兩區最終到底是要分手,還是既能維持各自的樣貌但卻能變得更加團結呢?

不過如果這個「假新聞」在統獨問題仍然敏感的「臺灣」播出的話,究竟會有什麼反應呢?特別近年來由於網路消息傳播的快速,為了搶快搶獨家新聞台過度依賴「爆料公社」、「PPT八卦版」以及「行車紀錄器」這些來源,這也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呀。

以上是今天的冷知識,算不算是愚人節的「愚人」小知識呢?

 

我們明天見: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