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廁所二三事:解手與出恭】
#本日冷知識1159
坐在馬桶上良久的Mr. Thursday Jr.實在不知道今天該跟大家分享什麼冷知識,好苦惱啊!
就在這時室友敲了門說:⌈還要很久嗎?⌋
……⌈不好意思!我正在解手!⌋

為什麼⌈解手⌋會成為上廁所的代名詞呢?
其實⌈解⌋原本就有⌈卸下、釋出⌋的意思,古醫書裡常可見到⌈解⌋作為⌈排泄大小便⌋的意思;⌈解手⌋早期亦可作⌈分開、分別⌋解釋,表示兩個人原先牽起的手要放下、要分別了。一直到了清朝初年,⌈解手⌋才演變出上廁所的意思。有個說法是這樣的:
明朝末年大將張獻忠攻入四川自立為王,並在四川進行了大屠殺,當時富裕的四川人口一時驟減,及至清朝初年,朝廷下令強制湖廣地區移民入川後才漸漸恢復。這些來自湖廣地區的人民多半不自願遷離家鄉,所以軍隊押解人民時只好將大家的雙手綁起、串成一列,避免脫隊逃跑。當有人想上廁所時,就會對軍官大喊:
⌈解手!解手!⌋
後來⌈解手⌋就慢慢演變成上廁所的代稱了。另一個常見的代稱⌈出恭⌋則來自元朝的科舉考試。當時考場都設有⌈出恭⌋、⌈入敬⌋的舉牌,若考生想上廁所,就必須領取⌈出恭⌋牌才能離開考場,所以⌈出恭⌋也就成了上廁所的代稱。
一直講⌈解⌋,不如就來聽一首跟⌈解⌋有關歌曲吧。
各位讀者還有想到什麼關於廁所的冷知識嗎?歡迎你們來信告訴我們喔!
每日一冷我們明天見~
[Mr. Thursday Jr.]
[廁所二三事] 第一話:味噌對人類文明的意外貢獻
[廁所二三事] 第二話:喝完咖啡後為什麼肚子會咕嚕叫?
Ref:
1. Wiki: 排便
2. 為甚麼上廁所方便又稱為「解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