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馬之謎

Posted by

各位讀者好久不見,我是請假了三個月兩個月的聞史迭。請假的這段時間雖然沒選上總統,但是總算完成了博士班的資格考。在準備資格考的某一天深夜,泡好咖啡,對著電腦,照理來說應該要無車無人的窗外,卻傳來陣陣的馬蹄聲。循著那噠噠的馬蹄聲走到外面的我,雖然看到一個馬場,但是不見任何人影或者馬影。

或許那一晚聞史迭真的只是念書念累了所以才感到一陣暈眩,但是窗外的馬場,卻曾經寫下一段歷史。

當時當過加州州長的田僑仔 Leland Stanford 先生與朋友打賭,到底賽馬在奔跑的時候,有沒有那麼一個瞬間,馬兒的四隻腳都是離開地面的呢?即使他與朋友們爭辯不休,卻沒有個定論,因為人的眼睛其實並沒有那麼靈光,著實看不出來奔馳的馬的四隻腳有沒有同時離開過地面。

為了解開這個謎題, Stanford 先生雇用了來自英國的攝影師 Eadweard Muybridge ,請他研發出可以證明馬的四隻腳都有離地的方法——至少 Stanford 先生是這樣相信的。除了 Stanford 先生自己的賭注之外,在這之前,畫家們也常常在爭辯把飛奔的馬畫成兩腳往前兩腳往後而且不觸地到底合不合理;反對派相當堅持,在任意時刻一定會有一隻腳是在地上的。

經過多年的研發, Muybridge 總算找出可以幫助 Stanford 證明他的猜測的方法,並且不斷精進。最後在1878年,在馬場上架設了24台互相間隔29公分的照相機,並連接細線在賽道上,使得馬兒跑過時可以自動觸發這些相機。結果如何呢?

1024px-The_Horse_in_Motion

 

看出來了嗎?讓我們把24台相機拍到的「照片」做成影片:

Muybridge_race_horse_animated

 

答案應該相當明顯了。是的,有那麼一瞬間,四隻腳都是離開地面的。

這個「研究」不但被認為是「動畫」的先河,也是最早的「默片」之一。除此之外,這個故事還告訴了人們「快門速度」的觀念,也就是說如果要拍攝高速運動的物體,便需要更高速的快門才能捕抓那一瞬間;相較之下,人的肉眼則是完敗。

 

讓子彈飛一會兒。圖片來源

當初Stanford先生的好奇,不但間接催生了一部「動畫」,也首開了「高速攝影」的先河。今天,高速攝影不但能夠捕捉行進間的子彈,甚至快到可以讓我們看到光是如何行進的

 

IMG_4510
當年賽馬攝影實驗的原址,就在本文作者聞史迭的宿舍窗外。

 

在一百多年後的今天,電影工業早已達到了超乎 Eadweard Muybridge 能夠想像的境界:不但有聲音,彩色,甚至還有立體電影、動感電影。而當時實驗的馬場,也隨著 Leland Stanford 先生創立 Stanford 大學,而變成該校校園的一部份。不過在當時這個實驗的原址,可以找到一塊不起眼的紀念碑,告訴著世人:科學的進步始終來自於一顆好奇的心。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