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老師在其臉書上幽默地表示,原來唐詩都是一堆玻璃心的廢文,引發不少討論。也許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的確古人所寫下的事情,都是一些PO在臉書上大概完全不會有人按讚的事情,又稱廢文,不過能以精簡、洗鍊又優雅的文字記敘生活中平凡無奇的大小事,其實也不能說不是一種高深的境界呢。
你可能知道,人人嚷嚷上口、傳唱超過一個世紀的歌曲【送別】,是由弘一大師李叔同先生所填詞。其文字優美,帶有強烈的畫面感,卻又非常淺顯易懂。
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酒盡餘歡
今宵別夢寒草碧色,水綠波
南浦傷如何
人生難得是歡聚
唯有別離多情千縷,酒一杯
聲聲離笛催
問君此去幾時來
來時莫徘徊

不過你知道嗎?這首由李叔同填詞的【送別】,原曲調居然是來自一首美國歌曲!19世紀美國作曲家 John Ordway 所作的 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 (夢見家鄉與母親),之後被日本音樂家犬童球溪填上日文的新詞,成為【旅愁】。而李叔同先生正是在留學日本期間認識到【旅愁】,而在日後填詞創作了【送別】。
走筆至此,接連聽了三首或帶有鄉愁、或惆悵時間飛逝的作品,聞史迭心中不禁哀傷了起來。其實,今天的本日冷知識,是聞史迭在2015年的最後一篇作品了。在這之後我將暫時告別每日一冷,潛心準備博士班資格考;期待有一天,可以成為每日一冷第一個具有博士候選人身份的撰稿者,再度與大家在週三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