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各位讀者無論教育程度如何,念的是自然組還是社會組,應該都有在國中的時候學過週期表,甚至在高中老師的要求下背過週期表。週期表如此之大,其實很少人能全部背出來;除了非金屬元素與半導體元素之外,有些人可能還背的出來比較常見的金屬元素。但是再更下面的重金屬及過度元素,不要說背的出來,很多人可能念到研究所畢業,也不曾看過那一大堆金字旁的字到底長什麼樣子。

不過今天,聞史迭要邀請大家定睛看看下面的過度元素。為了講解方便,以下都只以英文名稱與元素符號稱呼,不提其中文符號。

首先是大家最常聽到的放射元素 U ,全名為 Uranium,是以天王星 Uranus 命名的。而在 U 之後的 Np 與 Pu ,則分別取自海王星 Neptune 與 冥王星 Pluto。

在 Pu 的右邊開始連續四個元素,都是在美國加州的柏克萊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發現的,其中 Am (Americium)代表美洲 America,Cm (Curium)代表研究放射物質的居禮(Curie)夫婦,Bk(Berkelium)代表加州柏克萊(Berkeley),最後 Cf(Californium)則代表加州(California)。

有趣的是,在 Am 的上一行,恰好是代表歐洲的 Eu (Europium)。
各位讀者不妨可以猜猜看 Cf右邊,以 Es 為首的最後五個錒系元素,分別代表哪些知名的科學家呢?
參考資料
[fb_embed_post href="https://www.facebook.com/Dailycold/posts/914181041987633/" width="450″/]
One comment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