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妳是女生,也可能看過圖片當中的小便斗。
因為,它可能是史上最有價值的小便斗了。

這是法國藝術家杜象(又譯:杜尚)的經典作品──《泉》。在過去的美術課本上(如果有翻開過美術課本的話),這個小便斗的照片通常會放在介紹近代藝術的章節。而美術老師(如果有上課的話)通常會用一句話為它註解:杜象在現成的小便斗上簽了名,把它當成藝術品,成為了「達達主義」的先驅。
不過,美術老師不一定會說的是,這個小便斗上面的名字,並不是杜象的本名Marcel Duchamp,而是R. Mutt這個假名。正因為這個假名,符合了「達達主義」的精神,並引起整個作品的高度討論。從此,一只白色釉料陶瓷小便斗,變成價值極高的藝術品《泉》。究竟,R. Mutt有著怎樣的涵義呢?
首先要知道,「達達主義」是一種「反藝術(Anti-Art)」,但它並不是為反而反,以今天的觀點,倒比較像是「惡搞的藝術」。除了作品本身,作品的名字和簽名,當然也是惡搞的重點。而這兩個地方,就成了愛動歪腦筋的達達主義藝術家,玩文字遊戲的地方。例如,杜象的另一幅名作,為蒙娜麗莎畫上山羊鬍的《L.H.O.O.Q.》,發音正好類似法文的「Elle a chaud au cul」。意思?歡迎使用Google翻譯。
回到《泉》,杜象以R. Mutt署名,又隱藏著什麼文字遊戲?就杜象自己的說法,Mutt一詞的靈感取材自購買這只小便斗的衛浴設備公司「Mott鐵工坊」,同時,他也和當時一個利益薰心、喜好賭博的漫畫角色同名。至於R,則是Richard的縮寫(音同Rich Art),在法語中,也是「有錢大爺」的俚語。因此,杜象藉由R. Mutt這個名字,暗諷那些投機取巧的有錢收藏家。然而,事情真的如同杜象本人說得這麼簡單嗎?
杜象是雙關語的大師,因此讓許多藝術家眉頭一皺,覺得R. Mutt並不單純。如果按照上面《L.H.O.O.Q.》的解法,R. Mutt的發音正好等同德文中的「貧窮(Armut)」,意指杜象直接使用現成物品做為藝術品的理念。也有心理學家認為R. Mutt代表德文的「偉大母親(Urmutter)」,凸顯小便斗有如女性私處的外觀。Mr. Friday自己比較喜歡的一種解釋,則是把這個假名拆開成「R.M」和「utt」。「R.M」是現成物(Readymades)這個構想的縮寫,而「utt」音同法文的「eut été」,有「曾經」的意思。搭配後面的「1917」,語意就成了「1917年,曾經是現成物」(現在,是藝術!)。
有密碼,卻沒有解答,不過這對杜象來說根本不重要,就如同小便斗本尊早就遺失(有人懷疑是反對人士把它給砸了),卻因為材料簡單,隨時都能複製出新的《泉》一樣。杜象知道,「話題」才是決定價值的基準。看來「達達主義」即將邁入一世紀,「爭議」依然持續…
[Mr. Friday]
[fb_embed_post href="https://www.facebook.com/Dailycold/photos/a.413366638735745.91782.413364295402646/883484001724004/?type=1&permPage=1/" width="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