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2#~本日冷知識~
你知道嗎?【MPAA與IATSE】
編按:各位讀者是否和 #聞史迭 一樣,喜歡在電影曲終人散之後,依然坐在位子上把最後面的 credit 看完呢?如果各位的答案是「是」的話,那應該不會對本期附圖的最下面兩個圖案太陌生才對,因為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那看到這兩個圖案,就表示credit跑完了,真的可以拍拍屁股離開了。先介紹左邊的圖案,是MPAA 美國電影協會的標誌,而這個標誌的出現通常意味著,本片遵守美國的電影分級制度。而本期再度邀請到特約作家黃曉今,繼上次的【R.I.P Sarah】之後,他要再度跟大家聊聊跟電影製作安全有關的事情。
本期附圖右下角這個經常出現在credit名單最後面的這個標示,代表該片的製作受到IATSE(International Alliance of Theatrical Stage Employee)的監督。這個組織可說是所有美加地區影視戲劇幕後工作人員的總工會,確保薪資、工時、福利、人身安全不被資方壓榨。加入IATSE的方式是透過當地地區工會,以往影視基地集中在加州地區時,監督力度可以輕易維持,但資方總是想要省錢而移出加州,其他各州也以節稅與退稅措施吸引劇組進駐提振當地觀光產值,這些新興的拍攝場地還來不及成立地區工會。當劇組以打游擊的方式規避申請拍攝許可,其實也規避了工會的監督,劇組省下預算,卻面臨了更大的風險。薩瓦那就缺乏自己的地區工會,也使得工會沒能在第一時間排除意外發生的可能,實在遺憾。
反觀台灣中小企業的盛行,大家喜歡自己當老闆,劇組多得是一些省錢硬幹的步數,工作人員也秉持著木瓜精神一起省錢。例如沒車拍架,攝影師就把自己用童軍繩綁在車門上,或是把boom man綁在車頂收音的怪事。你當然可以說這是「提昇自己的競爭力」,但其實變相增加了人員的訓練成本,更增加了拍攝停滯的風險。把人作為器材使用,卻不能像器材一樣量產,生產規模無法擴大,擁抱木瓜精神才真正降低了整個產業的競爭力吧。
本文曾刊登於 每日一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