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5#~本日冷知識~
你知道嗎?【R.I.P Sarah】
編按:今天是台灣鐵路節,是中國第一條鐵路唐胥鐵路的開工之日,同時也是鐵路之父史蒂芬生的誕辰紀念。今天禮拜一的專欄,我們邀請到了電影工作者黃曉今先生,聊聊一段拍電影時遇到火車的慘痛教訓。
這是一塊好萊塢的場記板,屬於最近剛開鏡的魔鬼終結者系列電影。眼尖如你,可能注意到場記板上有著小小的一行字:R.I.P Sarah。由於魔鬼終結者系列有個知名角色也叫Sarah,大家很容易做出劇情上的聯想,但這行字的故事跟電影幕後工作更加密切。
今年(2014年)初的2月20日,一個劇組悄悄在喬治亞州薩凡納市(Savannah, GA)郊外的一段鐵路上偷拍,老美俗稱打游擊(guerilla shooting)。考慮打游擊有很多理由,沒錢搭景啦、群眾演員很難找啦、不想太過張揚啦…這個劇組面臨的狀況是,他們沒有申請拍攝,因為很麻煩。他們要拍的是一座跨河鐵橋,每天有10到15列火車經過,跑公文曠日廢時而且還不一定會過,所以直接先拍了再說。
等了兩列火車通過後,劇組搬了一張醫院病床到橋上開始拍攝,沒想到又來了一列火車,劇組趕忙撤掉器材跟那張病床要逃走,但都為時已晚。一行人擠著一次只能一人通過的小路離開,但火車撞爛了病床,飛散的碎片掃中來不及走避的攝影組二助Sarah Jones,她撞向火車,當場身亡。
這場意外引起了美國電影從業人員的注意,發起了Slate for Sarah的紀念活動。在此說明一下:在美國的拍攝習慣中,打板不一定是由場記執行,而常常是由攝影組二助負責:因為他們跟在攝影機旁邊,最清楚打板的位置與距離,如果使用電子板也可以隨時與攝影機連結同步timecode。有時候攝影機架在一些驚險的地方,根本就沒位置可以打板了,但為了連戲需要,場記還是會使命必達的找出板位,在美國就是二助下海。
今年奧斯卡的緬懷影人單元裡,Sarah Jones也被列其中,但她的喪命本可避免。意外為何發生?跟拍片的陋習大有關係。
調查責任歸屬的過程裡,許多證據指出這場戲的拍攝是計畫之中,只是為了節省經費,安排在正式開鏡、大隊進駐之前,只有導演、副導、執行製片、主演跟攝影組以打游擊的方式偷拍。而他們事前沒有跟鐵路公司知會,當然不知道火車的調度狀況。
導演Randall Miller已經是第三度到薩凡納當地拍片,前兩次拍攝產生了不少糾紛。例如在商借的住家裡摔鋼琴,事前卻沒有跟屋主說清楚;把壞掉的道具長椅放在路邊,卻沒有張貼告示不可使用;拍片車輛違規停放卻囂張的堅持不移車;器材擋住當地商家進出;在當地街道搭景破壞了交通號誌,殺青之後卻沒有復原就撤場等等。根據當地影委會的報告,拍攝期間民眾的舉報與相關違規事項比過去幾年的總和還多,而且製作公司事後根本不願處理。
聽起來很耳熟嗎?由於產業規模差異,大多台灣劇組都在打游擊,這邊擋一下搶拍,那邊抱歉抱歉借我們用一下。就算有透過影委會協調申請,用完沒好好好場復的案例也是一大堆,乃至於很多民眾會用「臭拍片的」稱之,連我自己都遇過劇組擋車擋到民眾受不了報警,只好倉皇逃離的狀況。
拍片需要介入非常多人的生活,實景拍攝更需要大量的溝通跟協調。美國電影場勘與場景管理有專門的location mangager負責(他們還有工會),在台灣是製片組要扛,但製片組往往還是會以拍攝優先,到最後就是他們自己幫整個劇組擦屁股,民眾也只記得大批人跑來鬧了半天就走掉,如果影片品質跟成果又不夠好,更加深了壞印象,形成了惡性循環。電影應該是訴說人的故事,製作電影卻跟人性背道而馳,怎麼不令人精神錯亂?
On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