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哥吉拉 (シン・ゴジラ)」上映啦!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看看這隻充滿兒時回憶(暴露年齡)的怪獸呢?
回憶這隻名叫「哥吉拉」的怪獸,除了小時候看過的日本怪獸電影之外,你可能還會想起1998年上映的好萊塢電影「酷斯拉 (Godzilla)」。
其實,日本影迷對這部「酷斯拉」痛惡萬分,因為他們認為這部電影糟蹋了日本的國寶級怪獸。有都市傳說指出,在「酷斯拉」開拍之前,日本的電影公司曾交予好萊塢的電影製作人一本筆記,上面詳實記載著酷斯拉的外在及演出特徵。可惜當天劇組就把筆記搞丟了,也沒人壓根記得這件事情,因此拍出來的「酷斯拉」少了元祖版「哥吉拉」的人性、反戰與自然反撲的意味,淪落為普通的災難片,評價也自然成為一場災難。
儘管惡評如潮,1998年版的「酷斯拉」被認為最忠於原版「哥吉拉」的一點,就是哥吉拉那獨特的吼叫聲了。就現在的混音技術,要模仿怪獸的叫聲應該不難,但哥吉拉的叫聲是如此的特殊且俱辨別度,讓許多人一聽到這個叫聲就雞皮疙瘩;究竟,哥吉拉的吼叫聲是怎麼做出來的呢?我們先來聽聽看:
「嘎啊啊吼吼吼呼嚕呼嚕~~」
「欸欸嗚嗚爾吼吼吼吼吼~~」
你聽出來了嗎?
在1954年日本拍攝第一部「哥吉拉」時,找來了當時在日本已經頗負盛名的音樂家伊福部昭 (1914~2006) 為這部電影配樂。配樂和音效雖然是兩回事,但當年伊福部昭先生除了為「哥吉拉」編寫了動人的旋律之外,更是異想天開創造了哥吉拉獨特的吼叫聲。是的,哥吉拉的吼叫聲是橡膠防滑粗布手套摩擦低音提琴的聲音,再用慢速播放混製而成的。
知道了這個事實之後再上去聽聽哥吉拉的叫聲,是不是怎麼聽都變成了低音提琴的聲音了呢?在音效技術不發達的年代,其實任何一種音效都是經由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而來的。多虧了這些前輩們的創意,我們才有今天的哥吉拉呢!(塊陶啊~~
[Mr. Friday]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