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台北市的玫瑰之地】
#本日冷知識1519
大家好,我是Mr Holiday
1945年日本戰敗後,國民政府接手台灣,為了破除日本殖民時代的影響,頒布《台灣省各縣市街道名稱改正辦法》將道路改為與中國有關的路名。
根據當初的辦法,命名規則有四:「發揚中華民族精神者」(中華路、信義路、和平路等)、「宣傳三民主義者」(三民路、民權路、民族路、民生路等)、「紀念國家偉大人物者」(中山路、中正路等)、「適合當地地理、或習慣,且具有意義者」。
在台北市那麼多道路中,你知道其實有一條路的意思,其實是「玫瑰之地」嗎?

資料來源:https://www.shutterstock.com/video/clip-1022059762-beautiful-red-rose-field
這條路就是羅斯福路(Roosevelt Road),在麥帥公路(MacArthur Thruway)還沒有併入中山高速公路之前,羅斯福路可是台北市唯二以外國人命名的道路呢!
羅斯福路是要紀念美國總統富蘭克林.D.羅斯福(小羅斯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對國民政府的軍事援助,但是這跟「玫瑰之地」又有什麼關係呢?

資料來源:Wikipedia
小羅斯福所屬的羅斯福家族,最早在17世紀中葉從荷蘭移居美國,透過與其他重要家族的通婚,變成美國重要的家族之一,有兩位家族成員當過美國總統(泰迪羅斯福以及小羅斯福)。
「羅斯福」(Roosevelt)是荷蘭文的「玫瑰」(Roos)以及「地」(veld)兩個字組合而成,所以羅斯福其實就是玫瑰之地的意思了!

資料來源:Wikipedia
如果這樣說,目前幹線公車之一的「羅斯福路幹線」,其實意思就是「玫瑰之地路幹線」吧?
我們下次見!
[Mr Holiday]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