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企鵝為什麼叫企鵝?】
#本日冷知識1508
大家好,我是Mr Holiday。
夏日炎炎,除了開冷氣、吹電扇之外,或許把電腦桌面換成極地風光也可以幫助消暑也不一定(才怪)。

說到極地的動物,除了北極熊之外,第二個最具代表性的動物應該就是企鵝了吧!
可是等等,大家有想過為什麼企鵝要叫企鵝嗎?
在說跟大家解說答案之前,先來研究一下發現企鵝的歐洲人怎麼稱呼企鵝好了。把企鵝稱為Penguin最早出現在16世紀,但當時的人把企鵝當作大海雀(Great auk),所以這兩個字是同義詞。但Penguin這個字的起源仍有爭議,有兩個說法:
- 威爾斯語:「頭」(Pen)跟「白」(Gwyn)的結合字。有可能因為當初是在今天加拿大紐芬蘭的白頭島(White Head Island)發現企鵝,也可能是因為當時發現的企鵝,眼睛旁邊是白色的,所以稱之為白頭。這個理論獲得比較多的支持,牛津英文字典也是採用這個學說。
- 拉丁文:「胖、油」(Pinguis),當然企鵝可以在極地生存,一定要用肥油把自己包起來…但確切證實企鵝充滿了油,甚至拿來命名,可能也代表有一隻企鵝因為這樣犧牲了吧(RIP)。德文的Fettgans跟荷蘭文的Vetgans可能都是受拉丁文的影響,而稱企鵝為「胖鵝」。
很明顯中文的「企鵝」不是由西方語言音譯而來,而是觀察這個動物的特徵之後,再取的一個名字。「企」這個字大家比較熟悉的用法,可能是「企業」、「企圖」或「企劃」等。但是其實他還有另外一個意思「踮著腳尖,把腳後跟提起來」。
可是看企鵝走路反而是腳趾提高,而不是把腳後跟提起來。
Mr Holiday認為「企鵝」這個字進入中文的時候,應該是中文(或普通話)成為官方語言之前,所以可能要用方言的角度去切入。熟悉閩南語的讀者,可能知道企鵝的閩南語是「徛鵝」(khiā-gô),意思就是「站著的鵝」。「企鵝」非常有可能是從廣東話而來,由於廣東話的「企」有站的意思。
例如香港地鐵的廣告「握扶手,企定定」,其中的「企定定」,就是「站著不要動的意思」。
有趣的是,影片當中提醒小女來要站在黃線格中的,是一隻企鵝,好像有點結合影片「站穩」的主軸。
轉了那麼一大圈,沒想到企鵝用白話文來說,只是一隻站著的鵝啊。
我們下次見!
[Mr Holiday]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