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介壽公園裡的銅像不是蔣介石的銅像?!

Posted by

在台灣,介壽路是常見路名,台北市曾經有介壽路,板橋有介壽街,桃園、新竹、高雄也都有介壽路。介壽這個名字最直白的意思就是向蔣介石祝壽,在早期,不光道路會以介壽命名,有些建築物或是公園,甚至是比賽也會以介壽命名,而其中便有可能帶有向蔣介石祝壽的意涵存在。(這樣的關係也讓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以後,昔日以介壽為名的名稱可能面臨改名的命運。)

博愛特區的總統府前就有一座介壽公園;不過,你知道嗎?台北市介壽公園裡面的銅像其實不是蔣介石的銅像。

1945年戰爭結束以後,中華民國統治臺灣,1946年臺灣各界為了慶祝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六十大壽,在仕紳主導下集資捐款修復因為盟軍空襲而損壞的台灣總督府,並將館舍更名為「介壽館」。隨著建築物名字的改變以外,介壽館前清末時被稱為東門街的道路也隨之改名為介壽路。

1964年時,為了迎接光輝十月並配合各項慶典,台北市政府積極整頓市區,拆除了介壽路和公園路口的違章建築拆除,並趕工建設新的公園。由於這個公園位在介壽路上,因此也就取名作介壽公園。在工務局努力趕工下,介壽公園在不到一個月半內完工,並在當年蔣介石生日時舉行為期一週的菊花展覽。

又過了兩年的1966年,適逢林森誕辰百年,為了紀念林森百年誕辰而組成的林森先生百年誕辰籌備委員會在經過第一次會議後,決議在在台北市區擇地建築林森像一座。

林森是誰?他曾任國民政府主席,1931年到1943年在職,不過這時的國民政府主席因為1931年12月30日國民政府組織法修訂而變成虛位元首。而在1937年戰爭開打以後,國民政府的實權則落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的手中。1943年8月1日林森在重慶和美軍車輛相撞,因車禍逝世。

林森(圖片來源)

而台北市政府,基於紀念前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生前對黨國之貢獻,並配合林故主席百年誕辰籌備委員會決議因此決定將林森的銅像安置在介壽公園,以讓廣大的市民得以瞻仰。在1969年11月15日,總統府秘書長兼林森先生百年誕辰紀念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張群在台北市介壽公園主持林森銅像的揭幕典禮。該座林森銅像全高十六台尺,以鉋金青銅鑄成,許多黨政機要也都出席觀禮。據說,林森銅像的底座還是沿用原址樺山資紀銅像的底座。在不同的脈絡下,介壽公園和林森的銅像陰錯陽差的交會在一起,形成介壽公園裡面沒有蔣介石銅像,林森銅像不在林森路或是林森南北路上的現象。

時過境遷,台北市的介壽路在陳水扁市長任內,將帶有蔣介石個人色彩的介壽路改名為凱達格蘭大道,以象徵對台灣原住民歷史及文化的尊重;而介壽館也在2006年更名為總統府。雖然介壽路路名不再,但是以它為名的介壽公園和附近的介壽路派出所卻以一種曖曖的方式留下歷史見證。

 

[Mr.Yester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