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聞筆記】剪刀手愛德華與他的創造者

Posted by

1990 年的電影《剪刀手愛德華 (Edward Scissorhands)》,靈感來自導演提姆・波頓 (Tim Burton)十幾歲時的塗鴉創作,主題取材自他自己被孤立、無法融入人群的成長經歷。他回憶起那個給他創作靈感的疏離感:

「我有時候會覺得人們會急著想遠離我,而我完全不能理解為什麼。」

電影中,愛德華的創造者這個角色,是提姆・波頓特別寫給他從小最崇拜的恐怖片之王文森・普萊斯 (Vincent Price) 來演的。

Vincent Price

1982 年,年僅二十四歲、才剛進入迪士尼工作的提姆・波頓完成了他的第一部短片——《文森 (Vincent)》。這部片長六分鐘的逐格動畫黑白電影,講的是七歲男孩想像自己就是恐怖片中的文森・普萊斯,並且創造科學怪狗的故事。不只向恐怖片之王致敬,也是一個具有自傳色彩的取材。

那年,提姆・波頓有幸邀請到文森・普萊斯本人為短片配音,兩人也因此成為好友。

後來文森・普萊斯在《剪刀手愛德華》中的角色,本來會是電影的主角。可惜這時候的恐怖片之王已經高齡 82 歲,且飽受長年吸菸所導致肺病及帕金森氏症之苦,甚至三度在拍攝現場昏倒。為了已經無法負擔長時間演出工作的文森・普萊斯,提姆・波頓因此不得不刪減多場戲份。

提姆・波頓與文森・普萊斯在《剪刀手愛德華》片場

《剪刀手愛德華》最後成為文森・普萊斯的遺作。作為最偉大的恐怖電影演員,他或許很慶幸他人生的最後一部電影的最後一場戲正是演自己角色的死亡。

完美句點。

 
[葉郎]

 

 

延伸閱讀

提姆・波頓的《Vinc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