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南韓友好之謎

Posted by

你知道嗎?【土耳其-南韓友好之謎】
#本日冷知識1496

 

各位讀者好,我是Mr Holiday。

如果有去過土耳其伊斯坦堡玩的讀者,應該不會錯過加拉達塔(Galata Kulesi)吧?

 

加拉達塔

 

在塔前有一個刻著有南韓跟土耳其國旗的石碑。上面是這麼寫的:

「這個紀念碑是要紀念2013年慶州世界文化博覽會,象徵大韓民國慶尚北道,以及土耳其共和國伊斯坦堡市相互且永恆的友誼,而這兩地也代表了古絲路的起點與終點。」

 

也許碑上定義的古絲路起點跟終點,跟小編在學校學的版本好像不一樣,但是我們暫時先把這個問題擱一邊,除了慶州世界文化博覽會之外,其實南韓跟土耳其本來就有很深厚的友誼。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事情要說到1950年代的韓戰,聯合國在1950年6月27日通過第83號決議案,決定要出兵到朝鮮半島軍援南韓,土耳其在兩天後的29日就回覆聯合國,在電報中簡短的寫道:「土耳其已經準備好要履行他的責任了」。土耳其也是在美國之後,第二個響應聯合國韓戰聯軍的國家。

土耳其在7月25日就派了五千人的部隊,其中包含步兵、砲兵以及附屬部隊,加入美軍第一步兵師。土耳其軍隊的驍勇善戰特別展現在1950年11月底的瓦院戰役(Battle of Wawon),當時中國解放軍已經突破盟軍防線,要切斷盟軍的後援,而在前方的土耳其旅也被人數眾多的解放軍包圍。據說當時被包圍時,美軍指揮官認為沒有勝算認為要先投降,但是土耳其的指揮官把槍對準美國指揮官說,我們不會投降,我們會想辦法突圍出去。

 

 

最後不但成功突圍出去,加入美軍第二步兵師,除了守住防線,也避免很多無辜性命的犧牲。而這場戰役,是土耳其自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第一次戰役。盟軍指揮官麥克阿瑟說:「土耳其人是英雄中的英雄,對土耳其旅來說,沒有什麼是不可能」。

當時參加土耳其軍隊的士兵,很多是東土耳其落後鄉村的青年,可能只在學校讀過三四年的書。對他們很多人來說,韓戰是他們第一次離開自己的家鄉,離開土耳其,離開伊斯蘭世界。土耳其軍隊在韓國與其他盟軍受訓、演習的時候,由於不會說英文,所以一開始在戰略溝通上十分困難。但是更困難的還有飲食習慣,由於大多數的食材是由美軍運補,裡面多含火腿跟豬肉,這些都是信仰伊斯蘭的土耳其士兵不能吃的。甚至小至咖啡的甜度跟濃度,美國後勤也花了一段時間才能補給適合的食材給土耳其軍隊。

當時土耳其會參戰,其實背後也是有政治理由。土耳其一直想要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但是一直被西方國家拒於門外。土耳其在韓戰的英勇作戰表現,讓西方國家沒有理由不讓土耳其加入,所以在韓戰後的1951年,土耳其順利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韓戰期間,土耳其軍隊也收留戰爭中的韓國孤兒,給他們庇護以及食物,並成立安卡拉學校(Ankara Okulu)給他們基礎的教育。

安卡拉學校

當時一位土耳其軍人Süleyman Astsubay在戰爭時收留一位韓國孤兒,取名為Ayla,在戰爭後因為情勢不允許,他沒辦法帶Ayla回土耳其。到了85歲高齡的時候,為了不讓自己這一生有遺憾,他開始透過各種韓戰的基金會去找Ayla。而這個感人的故事在2017年被拍成電影「艾拉:戰爭之女」(Ayla: The Daughter of War)。

直到今日,土耳其跟南韓還是維持著良好的關係,南韓人喜歡到土耳其觀光,土耳其人也喜歡到南韓留學。尤其在韓戰相關紀念日的時候,雙方會舉辦活動還紀念這個他們共同奮鬥、犧牲的戰役。

 

土耳其安卡拉韓戰烈士紀念碑

我們下次見!

[Mr Holiday]

 

資料來源:

1. 土耳其共和國文化與觀光部

2. Turkey: Forgotten Ally in a Forgotten War

3. Why did Turkey troops get involve to Korean War?

4. Battle of Wawon

5. Ankara Okulu

6. Ankara Sightseeing

7. Kumyangjang-ni Zaferi’nin 66’ncı yılı Ankara’da kutland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