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翼殺手 (Blade Runner)》改編自科幻小說家菲利普.狄克 (Philip K. Dick) 的小說「機器人會夢見機器羊嗎?(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狄克則是在受訪時,說他的靈感來自一名納粹黨衛軍的日記。

1962 年,菲利普.狄克正在為他的小說「高堡奇人 (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進行研究工作。而 2015 年才被亞馬遜改編成電視劇的「高堡奇人」,講述納粹跟日本贏得二次大戰,並分別統治美東及美西的平行宇宙故事。
搜集資料過程中,狄克在一個駐紮波蘭集中營的黨衛軍軍官日記裡,看到了一個讓他驚駭萬分的句子:
「在這兒我們每晚都讓那些餓壞的孩子的哭聲吵得無法安眠。」
讓他驚訝的不是餓壞的孩子,而是把這件事當成煩人瑣事並在日記中抱怨的納粹。他說:
「這些傢伙很明顯的大有問題。我後來才想通,當年我們面對的納粹其實是一大群心智有瑕疵的人群。這些人的心智問題之大,以至於根本不能被稱作『人』!」
菲利普.狄克發現,這些人經常還是高度智慧和高度教養的精英,而且不單單只是二戰中的德國人 / 雅利安人,其實歷史上世界各地都不斷出現這樣的案例。
於是狄克開始在他的科幻小說中,設想這些高度智慧卻缺乏情感和同理心的機器人(後來在電影中被稱作複製人),並且借來《模仿遊戲 (The Imitation Game)》主角艾倫.圖靈 (Alan Turing) 的「圖靈測驗」概念,在小說中發明了所謂「Voight-Kampff 測驗」,用同理心的生理反應來鑑別人與非人的界線。
或者說進一步模糊人與非人的界線。

來自荷蘭的演員魯格.豪爾 (Rutger Hauer),飾演了這群精英機器人的領導者 Roy Batty。他的完美體態、高度教養(是的那首詩是出自他本人的創作)和一絲不苟的性格,幾乎在導演雷利.史考特 (Ridley Scott) 的第一眼(照片!)就得到那個角色,完全不用試鏡。
更有趣的是,當劇組通知當時還在人世的作家菲利普.狄克這個選角結果的時候,狄克一看到魯格.豪爾的照片(!),幾乎是立刻跳起來驚呼:
「我的老天爺啊,這位不正是希特勒宣稱要從實驗室創造出來的北方雅利安超人嗎!納粹一心一意就是要生產出這副模樣的金髮怪獸啊!」
深受尼采的「超人哲學」影響的希特勒,甚至在歐洲啟動了所謂「生命之源 (Lebensborn)」計畫,希望透過發源自北方的純種雅利安人血統來進行種族清洗,以創造 1.2 億的雅利安超人大軍。
或者說複製人大軍。

原來電影中的 Eldon Tyrell 博士正是希特勒本人啊!
延伸閱讀
是的,獨白跟鴿子都是魯格.豪爾本人的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