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聞筆記】根據印花圖案改編的奇幻電影

Posted by

有些創作者多才多藝,導演兼編劇、兼演員、兼作曲之類的工作。但導演泰瑞.吉連 (Terry Gilliam) 是個更驚人的奇才,因為他在他的電影《神鬼剋星 (The Brothers Grimm)》當中,還兼所謂「印花布圖案設計」。

Terry-Gilliam
Terry Gilliam

事實上,這個職稱背後的故事還很曲折:

電影的投資方首先買了《七夜怪談西洋篇 (The Ring)》的編劇厄倫.克魯格 (Ehren Kruger) 所寫的劇本,接著導演泰瑞.吉連才上船掌舵。他其實很喜歡這個故事,但覺得劇本不夠好,於是找來他多年的編劇搭擋托尼.格里森尼 (Tony Grisoni),兩人一起著手重寫絕大部分戲份。

最後,電影還必須經過一個惡名昭彰的關卡:送交美國編劇工會,決定誰可以在電影中掛名。結果,編劇工會不准泰瑞.吉連和托尼.格里森尼兩人掛名《神鬼剋星》的編劇。

編劇工會的規定是,如果導演兼任編劇則必須證明他對劇本貢獻超過三分之二才可以掛名(一般規定是單純編劇只要三分之一就可以掛名);而如果是一個導演跟一個編劇一起共同寫作劇本,則兩人都必須適用這個特殊規定。

The Brothers Grimm
The Brothers Grimm, 2005

喜劇出身的導演泰瑞.吉連,於是決定放手惡搞。

他在《神鬼剋星》演職員表中發明了新的職務名稱——「印花布圖案設計 (Dress Pattern Makers)」,然後把自己跟托尼.格里森尼的名字放上去。

其實,這不是泰瑞.吉連第一次跟編劇工會槓上,他的前一部電影《賭城風情畫 (Fear and Loathing in Las Vegas)》也發生過同樣的爭執。因此他在受訪時得意地說:

「這就是電影藝術美妙的地方,事實上我們在《賭城風情畫》就開始嘗試這個新的拍片方法:我們根據一塊印花布上面的圖案來拍片。而且這次我們成功了!」 

「認為電影劇本可以由一個人獨力完成根本是鬼扯,基本上只有編劇工會這個食古不化的官僚組織才會有這種關於電影創作過程的錯誤想像。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完全跳過劇本這個創作環節,並且開始設計一塊印花布,然後讓所有工作人員照著這塊布上面的圖樣拍片。」

瞧他講得跟真的一樣!

 

[葉郎]

 

延伸閱讀

泰瑞.吉連的訪談

根據印花圖案改編的奇幻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