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聞筆記】社群網戰:馬克.祖克柏的速度(與激情)

Posted by

社群網戰 (The Social Network)》的第一場戲,已經成為二十一世紀的經典。不可思議的是,這場戲竟是導演大衛.芬奇 (David Fincher) 用 iPhone 上的碼錶算出來的,並且在兩個工作天內重複拍了 99 次,以便符合導演碼表上的秒數。

SocialNetwork
Social Network, 2010
  • 用碼錶算出一分都不差的片長

一般來說英文的劇本格式一頁長度的劇本大概等於銀幕上的一分鐘。但這個公式用在好萊塢編劇之神艾倫.索金 (Aaron Sorkin) 的作品上(例如《魔鬼與軍官 (A Few Good Man)》、《新聞編輯室 (The Newsroom)》)會不太準,因為他的劇本通常有比較少的動作場面、比較多的人物對話,頁數相對會多一些。

《社群網戰》完稿的劇本有 178 頁,按照公式估算會變成三個小時的電影,或者用投資人的說法就是一部「因為過長所以沒有人會去看的電影」。所以投資方給導演的第一個要求就是:不管你用什麼方法,至少先砍 30 頁再來說。

艾倫.索金曾在訪談中,回憶到大衛.芬奇的反應:

「他說用不著刪,他覺得這部電影只有兩個小時。然後他帶著 iPhone 裡的碼表程式跑來我家,說『來,你現在按照你寫作時腦中聽到的對話速度,把整個劇本大聲唸給我聽,然後我來把每一場戲的速度算出來。』」

最後算出來的長度大約兩個小時

「你瘋了!」

大衛.芬奇記得片廠聽到他說片長會是兩小時時的反應:

「我就說『如果我們按照索金的速度來演,沒錯就會是兩個小時整!』」

附帶一提,這部電影最後發行版本的長度正好是兩個小時整,一分鐘都沒多。 

  • 比索金更索金的男演員

對大衛.芬奇來說,真正的難題是找到一個像艾倫.索金這樣的說話速度讀劇本的演員。大衛.芬奇在訪談中說道他對這些哈佛資優生的理解:

「這些角色都是那種開口說什麼話之前,腦袋裡的思緒就已經全程想過一輪的人。」

他們試遍了好萊塢的年輕演員,卻一直找不到適合扮演馬克.祖克柏 (Mark Zuckerberg) 的人,因為大部分的演員都無法理解為什麼這個角色要這樣說話。

後來,網路上傳出了劇組在考慮傑西.艾森柏格 (Jesse Eisenberg) 的消息。事實上,大衛.芬奇當時還沒有這個念頭,甚至還有點抗拒被網路謠言下指導棋的感覺。但他真的沒無路可走了,只好讓傑西.艾森柏格試試。

大衛.芬奇說當他收到傑西.艾森柏格寄來他試讀第一場戲的影片,打開檔案的那一剎那他立刻驚呼:

「天,我們的電影確定可以兩小時演完了!」

對小時候就被診斷有強迫症 (OCD) 的傑西.艾森柏格來說,這個說話速度就像本能反應,而且還是他費盡心力抑制了一輩子的本能反應。

大衛.芬奇說,傑西.艾森柏格演出的時候始終維持超前半頁劇本的思考速度,他從沒見過一個演員讀劇本時居然可以比索金更索金

「你可以從他的眼睛看見他一邊在尋找最精確的用語,一邊還在思考其他兩件事。你可以看見他的腦袋正在『運算』下一步要做什麼!」

Jesse Eisenberg Best Movies and TV Shows
Jesse Eisenberg
  • 99 次拍攝完成的經典開場

大衛.芬奇以「同一個鏡頭反覆拍數十次」折磨演員聞名。演員傑克.葛倫霍 (Jake Gyllenhaal) 在拍《索命黃道帶 (Zodiac)》時,就曾目睹導演看著機器,然後宣布「來!把剛剛十個 take 的畫面通通刪掉」。

而在《社群網戰》中,飾演馬克.祖克柏前女友的魯妮.瑪拉 (Rooney Mara) 仔細算了電影第一場戲的 take 數:

「我想那場戲我們一共拍了 99 次之多!」

編劇艾倫.索金也親眼見證了他寫下的這場經典好戲,如何被精準實現:

「排練的時候,傑西和魯妮表演完,導演會跟他們說很好很好,哪裡應該怎麼調整之類的,然後說:『可是這場戲必須是 7 分 22 秒,你們剛剛演了 7 分 40 秒。不管你們用什麼方式演,比如哪一段講快一點之類的,反正我跟你們保證這場戲最好的效果一定要是 7 分 22 秒。』」

整整兩天 99 次拍攝的成果,最後呈現在電影中是五分鐘左右的長度,而這五分鐘的成果是出奇驚人的。

對所有編劇來說,這場戲有如教科書一般示範了如何用五分鐘的對話建立角色、性格和人物關係。而且這五分鐘本身甚至有自己的起承轉合、衝突和結局,儼然就是一部獨立的電影,或是接下來一小時 55 分鐘的縮影。

對所有導演來說,大衛.芬奇精準的拍攝方法和表演指導也如同教科書一般成為典範。從兩個角色為了無關緊要的自尊連珠砲般針鋒相對,然後另開戰場重啟對話,到惱羞成怒的魯妮下定決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用最後一個特寫鏡頭以及謹慎挑選的說詞羞辱傑西(但又選擇把快到嘴邊到的髒字 FXXX 吞回去)

至此,這部電影的主旨再清晰不過:

在這個社群網路的時代,要掃射多少無的放矢的惡意才能滿足、成就自我?

而電影甚至才剛開始五分鐘

 

[葉郎]

延伸閱讀

編劇艾倫.索金的訪談

導演大衛.芬奇的訪談

《社群網戰》第一場戲非常有趣的對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