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9000 是電影《2001 太空漫遊 (2001: A Space Odyssey)》中精神失常的電腦。江湖傳聞 HAL 這個名字其實是一個字謎:HAL 每個字母的下一個字,正好就是個人電腦巨人-IBM。
共同創造出這個角色的科幻小說家亞瑟.查理斯.克拉克以及導演史丹利.庫柏力克對於這個傳聞始終矢口否認。他們說絕對沒有什麼字謎,HAL 就是很單純地來自啟發式演算法 (Heuristic Algorithm)的縮寫。
這真的就是你名字嗎?HAL?

-
媽媽是歌星 —— IBM 704
《2001 太空漫遊》中,最令人雞皮疙瘩的一幕是太空人 Dave 終於把 HAL9000 安樂死的場景。臨終前的 HAL9000,用盡最後力氣唱出他出生那天學會的那首歌:
Daisy, Daisy! Give me your answer, do. I’m half crazy, all for the love of you……
多數觀眾可能沒有意識到,這個場景其實改編自另外一台電腦的真「人」實事:
1961 年,前往貝爾實驗室訪友的亞瑟.查理斯.克拉克,碰巧見證了電腦史上歷史性的一刻——史上第一台會唱歌的電腦。
貝爾實驗室一直對於語音合成技術有高度興趣。這一年貝爾實驗室的物理學家小約翰.凱利 (John L. Kelly Jr.) 利用一台 IBM 704 電腦,完成了一首由電腦語音合成的 Demo。這台 IBM 704 唱的第一首歌,正是 HAL9000 人生學會的第一首歌《Daisy Bell》。
有趣的是,2014 年的傳記電影《愛的萬物論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進一步引用這個著名場景(不過應該純粹出自編導創作而非真實發生的事件)。電影中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 (Stephen Hawking) 在裝上語音合成電腦之後,便用輸入文字的方式讓電腦代替他說出:
Daisy, Daisy! Give me your answer, do. I’m half crazy, all for the love of you……
-
IBM 知道 HAL 瘋了嗎?
事實上 IBM 除了那台會唱歌的電腦之外,其實真的參與了《2001 太空漫遊》的製作。
知名的網站 Letters of Note 幾年前陸續公開了幾封史丹利.庫柏力克的信件,當中說明了他和 IBM 之間的合作關係。庫柏力克在寫給片廠主管的信件中,非常明確地說他希望 IBM 能夠派個人當他的技術諮詢顧問,而且希望「一定要是一個對於未來電腦科技樣貌有遠景的人,千萬不要是那種老骨頭」。
另外一封信中,庫柏力克主動要求同仁確認「IBM 是否知道這部電影的主題是發瘋的電腦嗎?」因為他不希望對善意提供協助的 IBM 員工造成困擾。
他得到來自 IBM 的回覆是:
只要那台故障並造成傷亡的電腦不要與 IBM 的品牌扯上關係就不構成問題。
所以,我們甚至可以在電影的其他裝置上看見一兩次 IBM 的 Logo,但它當然絕對不會出現在 HAL9000 身上。命運多舛的 HAL9000,註定是個沒人敢認的私生子。

-
APPLE 在 HAL 傷口上灑鹽
IBM 的謹慎態度不無道理。
有很長一段時間對公眾來說 IBM 就是 PC 個人電腦的代名詞,萬一「電腦=IBM」演變成「發瘋的電腦=IBM」,一定會變成一場公關災難。估計這也是亞瑟.查理斯.克拉克以及史丹利.庫柏力克始終不希望觀眾把 HAL 跟 IBM 聯想在一起的理由。
不過這種否認效果不太好,IBM 字謎的傳聞過了半個世紀仍然到處流竄。
1999 年,蘋果電腦索性在 HAL9000 身世傷口上灑鹽。他們製作了一支酸到極點的廣告「HAL2000」在當年的超級盃上播放:
廣告中的 HAL 跟 Dave 說,公元 2000 年的時候世界上所有 PC 都發瘋了,就因為 Y2K 千禧蟲的小小 Bug。只有麥金塔不會瘋,因為麥金塔絕對不會搞不清楚年份。
這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啊~
[葉郎]
延伸閱讀
HAL9000 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