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胎】讓我摸摸你的頭~

Posted by
頭顱內的心理世界
頭顱內的心理世界

在十九世紀風靡一時的顱相學(Phrenology),是由德國神經解剖學家、生理學家弗朗茲·約瑟夫·加爾(Franz Joseph Gall,1758 年 3 月 9 日-1828 年 8 月 22 日)於 1796 年提出。加爾透過仔細的大腦解剖實驗,假設大腦並非是一個單一的器官,而且是由多個不同功能的部分組成,各部分會對應至大腦的特定區域,這些區域所佔的不同比例就構成了一個人的性格。加爾更依照自己的觀察和歸納,強行將大腦劃分為二十七個區域,分別為記憶、友誼、爭鬥、信仰、方位辨別、藝術、統御、教化等能力,除此之外,加爾還認為可藉由觸摸頭骨形狀,依頭骨的突起或凹陷程度對照相應的大腦區域,即可分析一個人的心理機能;比方說一個人的頭頂部位若是較頭部其他地方隆起的話,這個人就是個虔誠於信仰的人。

Franz Joseph Gall
Franz Joseph Gall

13240704_626468907502077_6646973065842202959_n

 

 

顱相學在當時引起廣泛而激烈的討論,尤其在 1810 至 1840 年間。1820年甚至成立了愛丁堡顱相學學會(Edinburgh Phrenological Society),使得愛丁堡成為英國顱相學之研究重鎮。加爾在身為執業醫師和解剖學者兩方面都聲名大噪,顱相學家們也繼續使用錯誤的方法 ─ 觸摸和感受 ─ 頭顱形狀來判斷心理特質的強弱,原先劃分的大腦區域,也慢慢由二十七區增加至四十三區。

顱相學理論中的大腦區塊
顱相學理論中的大腦區塊

 

直到二十世紀初,顱相學才逐漸絕跡,雖然它錯誤百出,和現代大腦圖像完全不同,但不可否認顱相學對精神病學與現代神經科學遠大的影響,大腦皮質定位的概念也奠立了現代神經科學的基礎。

13244076_626468740835427_5916882793889745799_o


※點燃購物慾的時間又來了~ 這邊有一頂顱相學安全帽可以幫助你更了解大腦分區的位置,尺寸從 S 到 XL 都有,頭大頭小都有得戴:https://www.inkwellhelmets.com/products/phrenology
(絕非業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