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史蒂芬.史匹柏 (Steven Spielberg) 拍《侏羅紀公園 (Jurassic Park)》的原意,是要集結頂尖特效大師呈現前所未有的工藝水準。沒想到,最後卻意外促成了這門手工藝的滅絕。
在 1986 年環球影城的新遊樂設施「King Kong Encounter」中,巨大的金剛機械動力模型讓史匹柏留下深刻印象。之後,他就一直有拍攝巨型機械動力模型的怪物電影念頭。1990 年,當他發現《急診室的春天 (ER)》的製作人兼小說家麥可.克萊頓 (Michael Crichton) 正在寫一本以恐龍和主題樂園為主角的科技驚悚小說,他立刻催促環球買下版權。
接著,史匹柏一口氣徵召了業界最頂尖的特效工藝大師加入這個規模前所未有的特效電影。
他們分別是曾經製作過《魔鬼終結者 (The Terminator) 》中動力機械模型的特效大師史坦.溫斯頓 (Stan Winston),曾經製作過《絕地大反攻 (Return of the Jedi)》中怪物停格動畫模型的特效大師菲爾.蒂皮特 (Phil Tippett),以及負責《回到未來 (Back to the Future)》中特效協調的特效總監邁克.蘭特瑞 (Michael Lantieri)。
此外,菲爾.蒂皮特所屬的光影魔幻工業 (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 ILM)也有一個當時規模還不大的實驗性部門參與。這個部門,就是後來賣給了賈伯斯,如今成為迪士尼大股東(因為迪士尼用換股方式併購)的傳奇性動畫公司——皮克斯 (Pixar)!

《侏羅紀公園》原來會是一次盛大的傳統特效工藝呈現,根本沒有打算大量使用當時還不算成熟的電腦動畫技術。幾乎每一隻恐龍,都已經發包給了史坦.溫斯頓和菲爾.蒂皮特去製作實體模型。
但 ILM 的動畫主管丹尼斯.慕倫 (Dennis Muren) 還是帶著曾經製作過《無底洞 (The Abyss)》的電腦動畫技術人員,做了一些他們也還沒有自信能不能做得到的實驗:他們畫了一隻恐龍的骨架走路的動畫給史匹柏看。
史匹柏覺得很新奇,但還不敢因此就推翻正滿頭大汗努力製作模型的溫斯頓和蒂皮特兩人。於是他告訴 ILM 說,等你們做出整隻恐龍再說。幾週後,ILM/Pixar 的動畫團隊拼了老命製作出了那段改寫電影史的整隻恐龍 Demo 片段。
在這歷史性的一刻,在史匹柏的製作公司安培林娛樂 (Amblin Entertainment) 試片室裡,所有人的反應都無比經典。
ILM 的老闆喬治.盧卡斯 (George Lucas) 據說在試片室燈亮的時候淚流滿面。他事後回顧說:
「就像燈泡的發明或是人類史上第一通電話一樣,那是歷史性的一刻啊!我們終於跨越那道鴻溝,從此以後一切都再也不一樣了!」
導演史匹柏則說:
「我們在那個螢幕上見證了新時代的揭幕,它的真實度讓我簡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
然而史匹柏在現場的第一反應,是立刻轉頭去看已經費盡心力製作了大量恐龍模型的菲爾.蒂皮特。這位特效大師當時的反應是:
「天!我想我要滅絕了!」
(事實上,史匹柏後來索性把這句話放進了電影中兩個科學家的對話)
得意的丹尼斯.慕倫,還注意到了另外一個人在現場的特效大師史坦.溫斯頓,他人間蒸發了整整三十分鐘才又出現。這三十分鐘,如果他不是去關在廁所裡感嘆自己快失業了,大概就是打電話回公司交代大家準備開始搞動畫了。

這天之後,《侏羅紀公園》有大量的特效片段被棄置,改用電腦動畫重新製作。127 分鐘的電影中,恐龍出場 14 分鐘,其中有 6 分鐘的恐龍是用電腦動畫繪製。史匹柏甚至因此修改本來規模比較小的結局,讓電腦動畫的 T-Rex 暴龍史詩般輝煌地宣布舊時代的結束,以及剝削大量勞工的 CGI 苦力時代登場。
不過史坦.溫斯頓和菲爾.蒂皮特兩位特效大師也沒有真的滅絕了,他們仍然持續在好萊塢製作那些越來越罕見的手工藝特效。菲爾.蒂皮特製作的大部分停格動畫恐龍雖然被棄置,但卻成為電腦動畫人員的素材,他因此改掛名為恐龍顧問。
史坦.溫斯頓於 2008 年因為多發性骨髓瘤病逝。
[葉郎]
延伸閱讀
改變電影歷史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