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聞筆記】這叫我該如何教小孩之「越人歌」

Posted by

周迅在電影《夜宴》中,飾演愛慕太子無鸞(吳彥祖飾演)的青女。在電影最後高潮的那場夜宴當中,青女演出了一場戲中戲越人歌,來借歌傳達自己的心意(某種程度上也是太子的心意)。它的歌詞是: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頑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說(悅)君兮君不知。」

周迅

已故的台灣編劇邱剛健,根據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 (Hamlet)」改編成為《夜宴》。周迅演出的青女,其實就是「哈姆雷特」中王子的女友奧菲莉亞 (Ophelia)。只是大幅改動之下,莎劇中原本王子為了揭發殺父之仇而演出的復仇劇中劇,變成由替補演員青女來演出。

劇中劇借古諷今的架構不變,但《夜宴》的劇中劇〈越人歌〉卻有更複雜的身世和寓意。

〈越人歌〉最早出現於西漢劉向《說苑(電影宣傳時誤植為《詩經》)。這首詩歌本身,居然也是劇中劇的雙重敘事。加上《夜宴」本身的雙重敘事,如果再多個兩三層,根本就變成諾蘭 (Christopher Nolan) 的《全面啟動 (Inception)》了。

〈越人歌〉的第一層故事,是楚國襄成君正要上船,仰慕他的大夫莊辛想牽著襄成君的手扶他上船卻遭拒被發好人卡的故事。於是尷尬的大夫莊辛便說了第二個故事來打圓場。

〈越人歌〉的第二層故事是鄂君子皙要渡江,幫他撐船的越人用越語唱了一首愛慕的歌曲: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說(悅)君兮君不知。」

這句歌詞聽起來極有意境,用在抒發太子無鸞對已故父親的仰慕、青女對太子無鸞的仰慕、大夫莊辛對襄成君的仰慕、越人划船工對帥哥乘客的仰慕都很是貼切。

Song of Yue Boatman

但不要被文字騙了,這很可能是中國史上第一首翻譯歌曲,而且還是「音譯」。有「戰國李宗盛」封號的越人划船工是用當時的越語唱出來,幾個轉述的人都不懂越語,只是用漢字記音的方式把這首歌口耳相傳記下來,所以這首戰國時代的翻唱金曲,可算是翻得相當任性。

中國的音韻學家鄭張尚芳,曾試著用接近古越語的現代語言泰語來還原《越人歌》歌詞原意:

「夜晚哎、歡樂相會的夜晚
我好害羞,我善搖船
搖船渡越、搖船悠悠啊,高興喜歡!
鄙陋的我啊、王子殿下竟高興結識
隱藏心裏在不斷思戀哪!」

考慮到這幾層愛慕故事裡面只有青女是生理女性,越人划船工性別不詳,其他全是男士,這分明是一場男士間的情人節告白大會。這首歌傳達的是多麼令人欽羨的真愛呀!

在確認李奧納多手上的陀螺停了沒之前,回想到楚辭《離騷》中屈原對於楚懷王的夜夜思慕之情,我們應該可以想像民風開放的楚國,每年的同志大遊行肯定陣仗是很熱鬧的啊!

[葉郎]

延伸閱讀

中國的音韻學家鄭張尚芳的研究

故事:【男人的戀愛史】男人歌,唱給誰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