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森林有觸手出沒

Posted by
★科宅聲明 2017/03/11
本文中將章魚的腕足(arms)誤稱為觸手(tentacles)是當初年少無知又看了太多本本犯下的錯誤。重複確認一下,章魚沒有觸手,章魚沒有觸手,章魚沒有觸手。
詳見此文說明兩者的定義之別。
本文中此錯誤因出現多次,還連標題都…[臉掌]…就不再更改,當成恥辱柱上的一筆記號。請大家自動將文中「觸手」眼球取代為「腕足」,感謝感謝。

美國的西北角、比鄰太平洋的華盛頓州,受到吹拂西風的庇佑,終年濕潤、夏涼冬暖。在高聳的奧林匹克山區,年雨量可達四千公厘。

Olympic_National_Park_OLYM2057
溫帶雨林陰涼濕潤的下層 (source)

這個 奧林匹克山脈 不是希臘原版,而是位在形狀是個四邊形,好像罹患甲溝炎一樣從美洲大陸斷掉、欲掉進太平洋裡的 奧林匹克半島 上的山脈,最高峰也被命名為奧林帕斯山,也不曉得有沒有經過宙斯同意。

山脈的東邊屏障著此區的大城市:以咖啡(所以夜未眠)和陰陰鬱鬱的氣候而著名的 西雅圖,以及 普吉特海灣 迷宮一樣的水道。

奧林匹克山區有著同名的國家公園,這裡是雲霧繚繞、得天獨厚的豐富生態系「溫帶雨林」(temperate rainforest)的所在地。筆直的雲杉、道格拉斯杉、紅杉、鐵杉……等等針葉樹,獨挑大樑地主宰了這座森林的樹冠層。

而無數的地衣、苔蘚等附生植物(epiphytes)則是藉助樹幹,在半空中自起爐灶、就空成家。靠近陰涼潮濕的地面生長,則是低調的灌木與蕨類。

olympic4
奧林匹克半島、普吉特海灣。(亮黃色區域為 西北太平洋樹棲章魚 的野生棲地)。

林中嬌客/怪客

treeocto
樹章魚玉照,觸手收起來時 可是毫不起眼呢

就在山與海的交界之處,是這篇文章要介紹的珍稀古怪生物──西北太平洋樹棲章魚(學名: Octopus paxarbolis)的家。是的,顧名思義,西北太平洋樹棲章魚(以下暱稱為阿西)就是以樹為家的章魚。

雖然雨林是個很濕潤的環境,但為了避免身體流失太多水分,阿西的皮膚擁有相應的演化,部分角質化的表皮不只防水,還讓它在蜷縮的時候能天衣無縫的 偽裝 成一顆針葉樹的毬果,以欺騙其多疑的獵物。掠食者的擬態稱為攻擊性擬態(Aggressive mimicry),是它們在棲地中量身訂做的的存活策略。

雨林是個迷魂陣似的空間,以溫帶雨林來說,許多參天巨木分出的枝幹本身,又能垂直成長為一棵「子樹」。樹冠層像極了以複雜的橋樑互相連接的空中島嶼,一個較大的枝幹可以是一整個世界,供許多生物生長於其中,終身不需離開。

這說明了溫帶雨林生態之豐富。同時也可以想到,身為掠食者在這討生活需要多矯健的身手、敏銳的感官,才能每天有獵物入(觸)手果腹。

平均身長 60 公分(怎麼替章魚量身高?橫著量還是縱著量?),樹章魚阿西不僅有不亞於人類的視力(冷中之冷:由於特有的視網膜構造,章魚的視野沒有盲點,在這點上樂勝人類。可恨啊,飛天麵條神果然偏愛祂有觸手的子民),在林中還能以強韌的觸手像彈弓一般的跳躍移動。從昆蟲、蛙類、小型哺乳類、甚至幼鳥都是牠的網羅中之物。幾乎處於食物鏈的頂端──除了牠的天敵:天上的帝王 白頭海鵰(bald eagle,美國國鳥)、以及樹林間的霸者 薩斯夸奇(sasquatch, 形似熊的二足巨型哺乳類)。

我的滑溜章魚,繁殖是魔法

身為章魚的後裔,陸上生活還是有它的罩門,就是繁殖後代的時候仍是非得有水不可,就像樹蛙一樣。每年春天,經過簡短的求偶儀式(叫做 Mating rituals 或是 Courtship display,科學家推測可能是一種觸手的舞蹈,配合多樣的體色變換與花紋的震盪)公阿西和母阿西,會攜手從奧林匹亞山脈東側的山間小溪,順流而下到達普吉特海灣的 胡德水道(Hood Canal, 雖名為水道,地質學上是冰河峽灣)。

comicsdungeonWIP1必須放~超鮮艷ㄉ~概念藝術~ (source)

 

我說攜手其實不是很準確,因為其實公章魚的性器官就是其中一支觸手特化而成的,末梢攜帶著一個存有精子的長型囊泡,這隻性器官觸手(稱為 化莖腕hectocotylus)會在母章魚(體型較大)的同意之下放進位在她 兜篷mantle)下的一個空間,等待卵巢排出成熟卵子進而受精。

所以說請不要隨便和章魚握手,順帶一提,化莖腕通常是左側或右側由前往後數的第三隻

公章魚颯爽的留下牠的精子就一溜煙跑回山上──除了……呃,怎麼啟齒呢,怎麼八爪族類都有這種嗜好啦。體型較大的母章魚(母蜘蛛也一樣),有時候在交配後會給公章魚一個 致命的擁抱──勒死後在等待卵子成熟排出的空檔慢慢吃──這大概是公章魚迫不及待趕快消失,有時候甚至自斷其腕,確定母章魚接納之後人就跑了的理由吧。

呃,要是母章魚不接受斷腕(雄性性器)怎麼辦,那不是白活了?有些種類的章魚(但不包括阿西)自豪的擁有兩隻化莖腕,左邊第三和右邊第三隻都是,給了它們第二次殘酷戀愛大會的參加權。

即使我這裡講得多荒腔走板,章魚的情慾交流都是一件非常嚴肅、甚至十分哀傷的事情。那是因為 所有章魚一生中就只能愛一次,公章魚無論有沒有成為母章魚的養份,都將在交配後不久死亡。而母章魚待到卵子排出,並由先前儲存的精子受精之後,也將開啟生命的倒數計時──那就是漫長的 護卵行為

母章魚將會帶著結成一串串的受精卵──大約 兩千顆,找一個岩縫等安全處,用身體覆蓋在卵上面,變成死白等不顯眼的保護色,動也不動專心致志的保護它的「幼苗」,不時向卵串噴吐水流,以增加它們可以呼吸到的氧氣。母章魚護卵期間 拒絕任何進食,在孵化後不久、甚至等不到孵化就力竭而死。需要這麼史詩級悲壯的原因之一,大概在於章魚的卵孵化慢得匪夷所思,時間依照體型和水溫而定,體型越大、水溫越冷胚胎的發育就越緩慢。在溫帶淺水處孵化的西北太平洋樹棲章魚,居然需要三到五個月。有一種生活在太平洋冰冷深海的大型章魚,居然被記錄到孵卵孵了53個月,那可是四年半啊!RAmen。

相較之下,大部分的鳥類卵都可以在一個月之內孵化。連最大的鴕鳥都只需要 42 天。我們對於屬於軟體動物,和一般我們見到的陸地脊椎動物的親緣關係一點都不相近的章魚,了解的真是太少了。

↓↓↓ 沒看過吧!數以百計,充滿活力的剛孵化迷你章魚! ↓↓↓

終於,就在母章魚生命的終點,我們也將迎接生命的禮讚!

還有一個殘酷的事實

呃,大家有沒有遇過這種事,看 DVD 版的電影時,當主角擊敗了怪獸或將壞人繩之以法,你忽然不小心瞄到進度條,咦,還不到 3/4 呢。以科宅日冷人的文章來說,沒有 4000 字是不可能會結束的。

明明就到了這個看似完美的結局處。進度條卻還沒跑完,於是你就 被進度條雷了

這一定事有蹊蹺!若不是怪獸將重生成「最終型態」,或者是主角最信任的好友忽然 壁咚他「喝哈哈哈~我才是真正的主謀啊」,劇情進入真正的高潮!

高潮就是

 

西北太平洋樹棲章魚根本不存在。
住在樹上的章魚,根本不存在。
樹棲章魚什麼的,根本,不存在。

雖然寫得活靈活現的,但是阿西章魚從頭到尾就只是美國人 Lyle Zapato 早在 1998 年創造出的 網路騙局/怪譚

1998 年!這是個幾乎跟我們所知的「網路」一樣年紀的謠言。一點時間概念: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是 提姆‧伯納斯-李 於 1989 年在 CERN 設立的。1998 年是什麼概念?是 Google 公司創立的那一年。當然也是微軟 Windows 98(回味一下開機音效)上市的一年。

 


網際網路識讀能力(Internet Literacy)

 

所以我引用並擴寫了一個有趣的古老網路謠言,為的是想 被扁 提醒大家,

 

網際網路這玩意充滿了謠言,謠言是網路自古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後續的故事是這樣,在 2006 年,美國一家機構與各地的中學合作,想調查當時的七年級生(12 或 13 歲,相當於台灣的國一生)對於網路這個全新的世界、嶄新的玩意有多少掌握能力。於是計畫的主導者,時任康乃狄克州立大學的 Donald Leu 教授,很壞心的挑選了一組 25 個學生,以「調查世界各地的瀕危生物」為由,把「救救樹章魚」: Help Safe the Endangered Pacific Northwest Tree Octopus from Extinction 網頁推薦給學生們研究

→ 朝聖一下這個今天還存在,更豐富,追加各種飛天章魚目擊影片的長壽網頁吧。

25 個學生的表現是,全軍覆沒。不只一致表示這個網頁很有教育意義、高度可信,更覺得值得和同班同學分享,完全被可愛的觸手(腕足,是腕足啦!阿西表示。)洗腦了

 

就像大家馬上去跟你最好的朋友分享這篇「每日一冷」一樣喔。

科宅想知道大家的親朋好友有沒有表現超水準 😀

 

從古到今學生都差不多,對網路一開始都毫無防備。網路上寫的,當然一定是真的啊,做作業只要選一篇剪下貼上,超方便ㄉ。


 

沒人確定 Lyle Zapato 為什麼要替一種不存在的生物喊聲。也許像網頁最底下暗示的,只是從 Pacific Northwest Octopus Tree ←這是一棵樹,獲得的靈感。章魚樹是俄勒岡州海邊的一顆杉樹,它在幼苗的時候就被不知屬於什麼部落的印地安人用重物往外壓,枝條變成輻射狀然後再鉛直向上長。據推測可能是為了建造 世界奇觀 一個明顯的集會場所的地標。

也許 Zapato 是想用這種奇幻生物當作保育森林生態的「指標物種」(mascot)?例如他寫道:樹章魚是伐木工的仇敵,因為在牠們的棲息地被砍伐時,他們會從空中向伐木工吐墨汁,甚至以肉身卡死不讓鏈鋸運轉。前文不是寫過樹章魚的「天敵」是白頭海鵰嗎?象徵美國,哦,工業化的美國。另一個天敵純屬惡搞,薩斯夸奇(Sasquatch)是傳說在美洲山林裡遊蕩的大腳怪 XD 我可是很有良心的把這個線索放在前文裡唷~~

或者他是旨在引發大家興趣,想搞清楚究竟為什麼只有水生的章魚,是什麼身體構造的限制讓他們無法離開水……至少不能離開太久。

Hank_Dory
2016 皮克斯電影《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章魚漢克表示:離水我輕鬆

真相大白

再度向欺騙各位的感情道歉。不過,身為一個科宅,本篇對章魚習性的描述幾乎全是真的,至少讓大家一不小心就了解了一大堆 觸手 腕足冷知識。就只有章魚不能離開水太久、更不可能在樹林間飛躍捕食、樹章魚存在……這幾段是假的。

也許你會納悶,不是連 學名 都有,怎麼會是假的呢。就像當年真相揭露後還是不敢置信的 25 位小朋友。可是,只要有一點點生物愛好者的基礎知識,掰一個像樣的學名不是什麼難事吧。樹章魚 Octopus paxarbolis,pax 就是 peace 或太平洋 pacific 的拉丁化,arbolis 就是樹的形容詞相當於英文 arboreal。就是說,如果存心騙你的人比你老成見聞廣 陰險城府深,花很多功夫。要獨力找出破綻會很難。

簡言之,不能離水不是因為缺乏水分,我那小心隱藏的關鍵是:章魚的呼吸器官是!原來呀,章魚有一對鰓位於身體的兜篷底下,每一個鰓都配有一顆心臟以打進更多血流,血流通過微血管與水交換氧氣,再加上一顆主要心臟,章魚總共有 三顆心臟。前面不是說過如果母章魚想在交配後「抱緊處理」,公章魚就死定了嗎?抱緊時其實是對心臟和鰓施加壓力,直接掐得他無法呼吸兼心臟麻痹。

其實章魚還是可以溜到岸上一下子,許多生活在潮間帶的章魚就被目擊過,費力的從一個潮池跨過岩礁爬到另一個潮池,抓魚貝蟹果腹如是拼命呀。暴露在空氣這段期間,牠濕潤的體表能稍微從空氣中交換氧氣,聊勝於無。至於《多莉去哪兒?》的章魚漢克,嗯,這部卡通已經沒在管科學的啦 XD 從鹹水游到淡水,其中的滲透壓差異都殺不死多莉惹,好趴呢章魚漢克怎麼會無法從空氣呼吸呢。


怎麼不被騙

欺騙人的真心是有代價的,這節骨眼上讀者應該蠻多都「咖~咖~」地拗著指節,想把科宅揍得在地上用觸手爬行。或是以在朋友圈廣為轉傳這篇文章,欺騙更多人的連鎖信模式發洩自己的憤怒吧。作為賠罪,我這邊再(純屬多餘的)寫一些網路叢林生存建議事項。

話說維基百科,她是 2001 年才誕生的,最初沒有人預估到維基娘會出落成殺手級百科,把舊式權威大英百科全書都比了下去。維基百科成功的原因是,雖然所有人都能編輯,但它也講求「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條目會被批判性的打上 [來源請求]/[citation needed] 。而來源必須是公開發表,可供複查的,如果有兩個獨立的來源核實同樣的說法就更好。

科宅按
2017 年,維基百科的編輯們達成共識,英國小報『每日郵報』(Daily Mail)的所有新聞都判定為一點可信度都沒有(Daily Cold ~~不是我不是我~~)。
期待台灣媒體別再當英國小報的下游生態消費者了,這生態區位好比吃ㄆㄨㄣ度日,很糟糕呀。何不以 BBC 為榜樣呢?

熱門話題或爭議的核心,因為瀏覽者眾多錯誤容易被抓,可信度會更高。相較之下,冷門人物、公司就有可能把自己描述得天花亂墜而一時不被發現。就是那句老話:「有可能暫時欺騙所有人,也可能永遠欺騙部分人,但絕不可能永遠欺騙所有人。」如果你拿不定主意是真是假,找更多人幫忙判斷永遠更穩妥。

找什麼人呢?隨便的鄉民不太好。最好是有「憑證」←然後又得要核對這個憑證。飛碟專家不能預報氣象。營養學專家不能賣藥開診斷。最好是政府/非營利機關── .gov 是美國聯邦政府網站,可信度定義為頂級權威,比隨便的 .com 強上一萬倍[citation needed]

如果你不確定你正在看的網站是什麼性質,一般來講捲(滑)到頁面最底部會有一個 about us「關於我們」解釋該團體、公司的宗旨,成員的學經歷與證照等等。很不巧的每日一冷恰好沒有這種頁面 Orz。

一個不敗之鐵則:「越是非常之主張,需要越強越扎實的證據。」什麼非常之主張?很常見啊,例如說:輕鬆瘦、輕鬆回春、輕鬆排毒健康、輕鬆賺大錢……懂齁,OK,好?

怎麼找權威性證據,要打電話給誰?都不用。先打開 Google 學術搜尋 吧,輸入英文關鍵字,這樣你就贏了台灣 87% 記者。為什麼學術文件(相對)可靠?簡單來說,首先入行門檻越高就越可靠,然後有各自領域的專家互相盯著確保大家不做惡,作弊了總會被抓出來。這就是 Peer Review:同行審閱制度。

有的網站是以程式自動大量產生的,毫無參考價值。搜尋「嬰兒命名」 baby name 的結果就很可怕,全是浪費人類時間的網站。

也存在純粹意在惡搞,用意就是諷刺現代人查證力不足的網站:最有名的是不時會散布某名人過世消息,隨後再發布「某名人過世消息是假的」,不僅惡整記者和社群網站的大眾還賺飽流量的 MediaMass.net←就是這個網站讓我學會看 about 頁面的,因為他們用僅存的良心在裡面聲明了該網站宗旨純屬反諷

因為社群網站的出現,附花俏圖片的訊息容易被大量傳播,但是同時因禍得福,有(假)圖為證的謠言識破也最容易,因為我們有 Google 以圖搜尋,請尤其留意圖片張冠李戴──穿梭時空的新聞,A 地照片充當 B 地,圖不對題…..等等強烈暗示不可靠的跡象。

最後,網路時代,我希望人人腦中都自己保存一份「信賴與否」的白名單與黑名單。被黑名單引用的東西可信度下降(宗教斂財新時代),被白名單引用的稍微可信。與時俱進的一一檢視你信賴的來源、媒體機構是否仍然符合上述各式資格,有沒有為求收益晚節不保。被騙不可恥,被同樣招數騙兩次才是可恥。

不只可以就資訊來源進行信賴度控管,還得對一些顯然有問題的 紅旗 關鍵字保持戒心,個人推薦紅旗關鍵字:

  1. 輕鬆快速、限時免費不快行動再沒機會… 引誘衝動
  2. 排毒、酸性體質、宿便… 訴諸身體焦慮
  3. 星座、心靈、正能量… New Age 神祕主義類用語
  4. 訴諸恐怖聳動、不能不知道/驚呆了… 一類用語
  5. 陰謀論一類用語(重複:永遠隱瞞所有人是不可能的事情
  6. 訴諸某專家權威卻不具 全名、任職機構 等資料,查無此人切莫相信
  7. 無條件 訴諸 “古老的" 比 “現代的" 更好、"自然的" 比 “化學的" 更好、"手工的" 比 “工業的" 更好,無條件指的是 不加說明就偷渡結論
  8. 訴諸 單一物質 就有廣泛的效益(非常之主張,需要非常之證據),尤其是對於該名字很炫的物質的本質、原理、用法用量、「有效」的定義語焉不詳者
  9. 錯字、簡繁轉換錯誤、邏輯錯誤、基本事實錯誤(例如自稱是生物學博士的人卻錯把頭髮的成分說成膠原蛋白──正解:角質蛋白)

所以說,有詭異陰森觸手出沒的森林並不是奧林匹克國家公園的溫帶杉樹林,其實是網際網路這座迷宮大森林呀哈哈。

 

科宅日冷人,科宅不太冷,我們下次見~~[顯示為知道太多,現正被追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