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內卜教授是哈利波特小說/電影中埋藏最深、埋得最久的轉折,不要說讀者/觀眾沒猜到,連那個名字不可說的男人也沒猜到。
後來有粉絲從第一部電影《 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裡頭找到了石內卜教授有意無意透露真相的線索。
小時候文具店有賣那種花語小卡片,上面是少女風的花卉照片配上有點傻氣的「花語」說明,大約就是某種花代表某某心意之類。這是我們對「花語」這個詞彙的第一印象。
實際上,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人對「花語」這個事情還挺認真地看待。花語在19世紀初起源於法國,後來流行到英美,許多上流社會女性會備著花語的書隨時檢索,以便送禮時做為代表心意的暗號。
當時歐洲知名的藝術運動團體前拉斐爾兄弟會(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中的藝術家,甚至會用花語象徵入畫,成為後來象徵主義的先驅。畫家John Everett Millais那幅描繪《哈姆雷特Hamlet》著名場景的畫「Ophelia奧菲莉亞」,沈睡(陳屍)在河中的奧菲利亞身邊的每一種花花草草都是「花語」的符號,比如畫家就用鮮紅的罌粟花代表「沈睡與死亡」。

這位博學(很閒)的哈利波特粉絲發現石內卜教授第一次和哈利波特的課堂對話中,居然暗藏了維多利亞時代「花語」的符號。
石內卜說:
「波特先生,我們這兒的新名人,請問我若把日光蘭根倒入苦艾汁,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
“Mr. Potter. Our new celebrity. What would I get if I added root of asphodel to an infusion of wormwood?"
日光蘭(Asphodel)是百合科(Lily)的植物,她的花語是「我的無盡悔恨跟隨著你入土為安 My regrets follow you to the grave」。苦艾(Wormwood)的花語是「缺席Absence」,也是悲痛的象徵。
各位同學,解碼的下一個步驟需要一點想像力:這位粉絲認為把這兩段花語調配在一起之後,石內卜教授的真意是:
「我對於莉莉(Lily Potter)的死感到悔恨悲痛。I bitterly regret Lily’s death.」
信者恆信,不信者下課!不敬禮解散。
[葉郎]
延伸閱讀:
粉絲的發現
http://tomhiddles.tumblr.com/post/36141714321
花語目錄
http://www.allflorists.co.uk/advice_flowerMeanings.asp
2 comments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