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各位讀者好,又到了週二南島日時光。隨著時間越接近端午,是不是覺得最近越來越熱,蚊子也越來越猖狂了~
那不曉得大家都怎麼防蚊呢?是噴防蚊液,用防蚊掛,還是蚊帳,或者是蚊香?今天我們就要來談談一個特別的「美式」驅蚊方法─
欸,南島日你這標題怪怪的啊,畢竟現代人追求健康養生,標榜天然也就罷了,那在地是怎麼回事?「美式」怎麼會在地呢?

當然此美非彼美啦,不是亞美利堅,而是阿美─我們要談的就是台灣阿美族人至今仍經常使用的驅蚊方法。
說到驅蚊就必須先提一下麵包樹了。北部阿美族稱之Apalo,中南部阿美族稱其為Facidol,在阿美族的日常文化中佔有一席之地。若是熟悉阿美族人部落生態的讀者可能對麵包樹很熟悉,這種被稱作「獨木舟植物」的樹當年隨著史前人類航行過幾片汪洋,而在南島語族遷徙居住之地都可以見到。理所當然也被普遍種植在南島語族之一的阿美族人聚落與家屋周圍。


對阿美族人來說,富含膳食纖維與各種礦物質維生素的麵包樹果實在早年物質不豐的日子裡提供了重要的生存價值,而在蚊蟲繁多的亞熱帶,麵包樹的其他部分也發揮了極大功效。麵包樹的花分雌雄,每逢五六月花期結束後,雌花便膨大轉為果實,而紮實的穗狀雄花則會掉落,族人們便會將這些像一根跟小棒子般的雄花曬乾後點燃,放在家門口或窗外,藉由麵包花焚燒後釋出的氣味達到驅除蚊蟲的效果,是相當實用且經濟的驅蚊方法。至今許多部落人家仍會使用這樣的方式,除了省錢,還不用擔心散發人工蚊香可能含有的化學物質,說是實惠又天然的一項古老智慧一點也不為過。


身處亞熱帶地區,除了原住民聚落之外,其實在台灣鄉間也不乏麵包樹的身影,可能還有些人曾誤以為是小顆的波蘿蜜,下次再見到麵包樹,你或許可以留意一下地上有沒有掉落的花,說不定就能撿回家體驗一下這個道地的美式驅蚊法喔!
是不是很有意思呢?我們下回見!
One comment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