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粉絲可能沒有注意到一個可能改變台灣的重要新聞:從2016年1月7號開始,Netflix宣佈正式開始台灣服務。
相信許多粉絲也已經開始開始享受這個線上影音平台難以抵抗也無遠弗屆的服務,甚至早就已經開始Binge-watching(牛津字典已經把這個單字放進字典,並定義為「使用智慧型裝置連續觀看多部影集或電視節目的行為」)各種影片了。
但你知道這個橫掃美國,甚至是全世界的網站背後的冷知識嗎?讓我們看下去~
- Netflix的最初構想來自於CEO在1997年時,因為逾期歸還Apollo 13(阿波羅13號)這部電影的錄影帶,導致被罰了40元美金。這應該是讓所有Netflix粉絲印象最深,也最津津樂道的冷知識了,因為當初CEO被罰了這筆逾期款項,才催生了這個創意發想。誰能想到基本上可以說是終結了DVD、錄影帶(與其起源的20世紀家庭與個人休閒娛樂習慣:電視)的Netflix卻來自於一支錄影帶呢?
- Netflix的創立時間(1997年8月29日)其實比Google還早(1998)!
- 2000年時,百視達曾經有機會以美金五千萬買下Netflix。現在基本上已經可以說是夕陽(死亡)產業的百視達最後拒絕買下Netflix,Netflix在2016/01/31收盤時的市值是美金393億。2015年的盈餘估計超越60億美金。
- 現在全世界無法收看Netflix的國家只剩下中國、北韓、敘利亞,以及烏克蘭的克里米亞。Netflix也於今年1月1日宣布他們的全球用戶數字來到七千五百萬人。
- 在有提供Netflix服務的國家中,觀賞Netflix所造成的頻寬需求成為網路塞車的最大原因,而你觀賞Netflix影片的時間就跟影片品質息息相關了,一天中最會造成影片lag的時間是晚上七點到九點之間,與大部分人一天中的休閒娛樂時間分配非常一致。而在全球七千五百萬名用戶中,每位用戶每天平均收看的時間大約是90分鐘,考量到許多收視族群分布集中於青壯年與上班族,下班後觀賞Netflix確實佔去大部分休息娛樂時間。
- Netflix的影片空間佔量在2014年五月就已經超越一個Petabyte(PB),一個PB等於1000 TB與1000000 GB。而且增長的速度還在變快!
- Netflix上至今觀賞最多次的影集為Breaking Bad,電影則是亞當山德勒的The Ridiculous 6。
- 為了不斷創新求變與迎合大眾的觀影口味,Netflix同時也不斷關注社群網站與其他類網站來測風向,瞭解到底哪一類影片是目前大家最想看或是評價最高的,為了完成這個任務,Netflix相當依賴的網站是台灣粉絲們應該都不陌生的BT(BitTorrent)。
今天關於Netflix的冷知識就先介紹到這裡了,各位粉絲們快快展開你們的Netflix體驗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