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在「每日一冷」曾經分享過「跳跳糖」的文章,今天Miss Bird’s Day要告訴大家的是同樣跟二氧化碳有關的發泡錠喔!

你喝過維他命發泡錠泡的飲品嗎?小小一錠,只要丟到水裡就會咕嚕咕嚕冒泡,喝起來甜甜的好像汽水啊,除了某些有藥味的口味或品牌,其實還蠻好喝的呀 (不是廣告XD)
但是為什麼會冒泡泡呢?今天就讓Miss Bird’s Day來為你解開發泡錠的神奇面紗吧!
和跳跳糖的原理不同,發泡錠之所以會像汽水一樣充滿氣體,其實是利用化學變化的特質。發泡錠成分中的檸檬酸(或蘋果酸) 和 碳酸氫鈉(NaHCO3,小蘇打)遇到水,會轉換成水、二氧化碳和檸檬酸鈉,而二氧化碳就是那不斷冒出來啵啵的 元凶 氣體喔。
維他命發泡錠(普遍使用成分)的化學式:
檸檬酸 + 碳酸氫鈉 → 水 + 二氧化碳 + 檸檬酸鈉
C6H8O7 + 3NaHCO3 → 3H2O + 3CO2 + Na3C6H5O7
碳酸氫鈉,俗稱「小蘇打」。PH值約為8,屬於弱鹼性,適合清潔油污,因為油脂屬於酯類官能基,遇到鹼性小蘇打粉會起化學變化,變成高水溶性的醇類+羧酸根化合物。在醫藥使用上,常被歸類在胃腸疾病用藥,因為其可作為中和胃酸使用。
檸檬酸可以萃取於水果果酸,或者是利用人工發酵、提取,再製成粉末,PH值約2,屬於酸性,對於鹼性的污垢,如水垢、尿垢具有很好的清潔力,也可以說是對環境無害的清潔劑。在使用上,建議稀釋後再使用,一般建議將水與檸檬酸按 15:1 的比例調配使用。如果未經稀釋就直接接觸人體,由於酸性過大,可能會造成人體損傷。
發泡錠不但運用在維他命藥劑上,也被利用來製作假牙清潔錠等生活用品。不過由於發泡錠的發泡原理是酸鹼中和的化學反應,所以人體若是直接接觸可能造成被灼傷的危險,所以使用時需要特別小心。泡過清潔錠後,最好再用清水沖洗避免殘留比較安全喔。
此外,因為溫度上昇會使分子運動的速度加快,加速化學反應的速度,所以為了怕突如其來的劇烈反應,在使用發泡錠時請避開高溫熱水。而在使用維他命發泡錠時,由於維他命C易溶於水卻不耐熱,在80℃的環境下超過三分鐘剩下的維他命C可能就剩不到20%了,所以建議使用室溫或冷水,才不會維他命跑光光,變成是在喝糖水喔!
三立新聞曾經播報中國浙江的一名母親,可能誤把維他命發泡錠當作口含錠,直接喂食18個月大的嬰孩,發泡錠遇到唾液後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導致嬰孩窒息身亡(不過就算當成口含錠,18個月大的嬰孩還是可能因為吞咽困難導致窒息,所以要特別注意)。
也有不少網友透露,因為不小心而誤食維他命發泡錠,結果一入口就像是放煙火般,當下忍不住就把發泡錠吐出來了。咳咳,由於Miss Bird’s Day還算是愛惜生命,所以考慮後(考慮了一秒鐘XD)決定還是不要學神農氏做人體實驗了,還請各位讀者見諒啊!
要是看完今天的「每日一冷」還是很想體驗爆一下的感覺,建議還是來點「跳跳糖」比較安全吧!
版權所有,本刊圖文非經同意不得轉載或公開傳播
資料來源
康健雜誌153期 「發泡錠真能讓你美的發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