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刷牙後再吃東西為什麼變得不好吃了:-(】
#本日冷知識1081

「刷完牙後還是有點嘴饞….吃點消夜再睡吧。咦?這可樂怎麼不甜、好像還有個怪味?」你也有過這種疑惑嗎?讓今天的冷知識告訴你為什麼刷完牙後吃進的食物反而變難吃!
我們每天使用的牙膏中幾乎都含有界面活性劑「月桂硫酸鈉(Sodium lauryl sulfate, SLS)」,SLS常添加於清潔劑中,讓水與其他介質均勻混和。牙膏中添加界面活性劑SLS的目的是「起泡」,讓負責摩擦的碳酸鈣能更加均勻地分布到牙齒上,達到清潔的目的。適量添加SLS可幫助牙齒清潔,但SLS還有兩個作用,會改變我們的味覺。
首先,SLS會和舌頭上的甜味受器短暫結合,使我們對於甜味的感受下降,所以刷過牙後再吃甜食,都會感覺比較不甜;此外,SLS也會使舌頭上的磷脂質(phospholipid)被破壞,磷脂質原本的作用是減少舌頭對於苦味的感受,當磷脂質被破壞時,我們對於苦味的感受也就上升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刷完牙後再吃東西都變得不那麼美味的緣故。

儘管刷完牙後食物會變得不好吃,但這其實只是味蕾被短暫欺騙了的結果。那麼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刷完牙後的宵夜一樣好吃呢?這邊提供兩個小撇步:市面上有些牙膏是不含SLS的,選用這類牙膏可以減少牙膏對味覺的影響;另一個方法就是:趕快去睡覺!我想夢裡的宵夜應該也是一樣美味的吧(被揍)!
每日一冷,我們明天見囉(鼻青臉腫)!
[Mr. Thursday Jr.]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