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頭飾那麼重,脖子不會痠喔?!】
#本日冷知識1037
不知道你在看韓國(朝鮮)古裝劇時,有沒有這樣的疑問,頭髮盤的跟山一樣,不會重嗎XD

(恭喜河智苑被委任為「2015 韓服日」宣傳大使)
這個高高的梳頭叫做「加髢(ㄊㄧˋ)」,是東方古代婦女的假髻(假髮)。在「詩經·鄘風·君子偕老」就曾提到:「鬒發如雲,不屑髢也。」,意思是一頭烏黑亮麗的頭髮就像雲ㄧ樣,根本就不需要用到假髮(得意貌+花輪式撥頭髮)。
早在秦始皇派方士 徐福尋找蓬萊仙境,就傳說當初帶出海的童男童女最後可能抵達現在的日本和韓國,並且留下來定居。仿中國服儀的體系早在唐朝就被引進朝鮮半島,到了明朝更因為朝鮮身為附屬國的身份,可以說在多方面都繼承了中華文化,無論是門閥、階級制度上採取世襲制(*註1),還是生活用度、服儀穿戴也都有所規定。
在髮型裝飾上,朝鮮的未婚女性通常是將頭髮紮成一條辮子垂下來,再加上髮飾或髮帶點綴。

婚後的平民婦女因為需要操持農務家事,美麗的假髮和叮叮咚咚的頭飾不但不方便工作,也沒有閒餘的金錢和興致在頭上花費太大的心思,所以一般婦女加髢(盤髮)通常只有一圈,而貴族婦女則可以加到三圈以上。

加髢,成為當時候身份、財富和地位的一種象徵。富商與貴族婦女、妓生以及宮廷女官更是爭相在加髢上做花樣,加上花、簪、玉板等裝飾,頭髮也越盤越碩大,成為當時炫富奢華的時尚。
後來甚至有婦女因為加髢過重,導致脖子折斷而死。根據英祖實錄(*註2)記載,英祖33年(西元1757年,清乾隆22年),英祖有感於奢華風氣不可長,下令禁止士族婦女加髢,禮服上也禁止使用昂貴的金珠,以抑制奢侈,只許平民和賤民女性(含妓生)可以繼續沿用加髢(可能是考慮到這些族群的財力有限,不必擔心他們會變出什麼過於奢華的花樣)。已婚婦女就改將辮子盤成髮髻,再插上髮簪,只有在某些隆重的正式場合(皇家儀式或婚禮),官員妻女或貴族婦女穿著圓衫(*註3)時,才會加髢。

另外,利用頭髮變花樣來象徵尊榮地位,在中西方也可以說是各有千秋。例如,法國大革命被送上斷頭台的瑪麗皇后(Marie Antoinette,1755-1793)就曾帶動頂上時尚,奢華誇張的髮型還曾被開玩笑說「法國最好的軍艦在皇后頭上」。


而中國歷代嬪妃的加髢更是奢華,隨著不同朝代的更替,宮廷對不同身份階級在髮型裝飾的規定也有所不同。

本文曾刊於「每日一冷」
[Miss Bird’s Day]
[Special 冷活動]
留言+分享(扣掉主編群的) 破10就貼「盤髮驚喜照」!!(其實是Miss Bird’s Day自己想貼,超明顯的XDDD)
~~同一個帳號留言和分享分開算噢!(根本就是一個強迫硬要貼的概念XD)
–> 目標10達成囉!!登登登等(撒花)
你猜中了嗎? 這是我(目前)看過最高的盤髮啦~~101不算XD


本系列冷知識,是由城邦出版集團下的「Trendy文化」與每日一冷共同推出~~限定聯名款 XD
【Play World 環遊世界:認識世界各地朋友們的有趣故事著色書】
不分年齡,著色還可以增加知識
這裡已經訂的到囉!!
*註1:還記得黃真伊 황진이 嗎?她的父親是士大夫階級,母親是妓生(相當於日本的藝妓,專門提供歌舞表演,有別於妓女,不一定會提供性服務),但由於當時的世襲制度是從母法,所以黃真伊只能繼承母親的賤民身份。
*註2:朝鮮英祖 조선 영조(1694-1776),名李昑 이금。是肅宗 李焞的第四子,他的母親就是韓劇「同伊」中那位揭發張禧嬪罪行的淑嬪崔氏(劇中設定崔氏名為同伊,但史實上並未記載其名)。
*註3:圓衫是朝鮮的女性禮服,主要只有皇室、貴族兩班和女官可以穿,平民百姓則是只有結婚時,妓生只有在特定的舞蹈表演時才可以穿。
[冷連結]
韓國系列冷知識:
以「露乳」為榮 ,越來越短的女性韓服上衣
韓國筷子為什麼那麼扁啊啊啊?!
韓國料理「部隊鍋」是什麼部隊?
樂天小熊是韓國熊還是日本熊之傻傻分不清楚
韓式握手
蝦!毀!不能喝珍奶!
資料來源
「韓劇迷必看總整理:朝鮮王朝五○○年」,橘洸次 著,蕭雲菁 譯, 台灣東販出版社,2012年07月27日
조선왕조실록의홈페이지에오신것을환영합니다(朝鮮王朝實錄:英祖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