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韓國筷子為什麼那麼扁啊啊啊?!】
#本日冷知識1024
各位讀者周二好,吃過晚餐了嗎?不知道你今天吃的晚餐是什麼料理呢?用了筷子還是刀叉?如果是筷子的話覺得好用嗎?有沒有把筷子掉下桌呢?如果掉下桌請問滾了多少距離啊?你又花了多少時間撿呢?
(讀者A:夠了!!!!!!關你屁事啊啊啊啊啊啊!!!!!!)
奇怪,南島日今天幹嘛這麼咄咄逼人,而且不過就是個筷子有這麼多問題啊?是的沒錯,身為藝文界的傅培梅主婦界的張愛玲(到底會有誰這樣認為了),今天南島日想來跟各位讀者談談筷子,而且是韓國的筷子。
筷子是中國人發明的,這點目前爭議不大,不過根據文獻記載今天的韓國地區是除了中國以外最早使用筷子的地方,不過因著文化與環境的發展,筷子在韓國也有了不一樣的面貌。
說到韓式筷子,相信許多人都不陌生,金屬材質又扁又細的模樣想必深植每個吃過韓國料理的人腦海,而且有個共通經驗就是─很難用。究竟為什麼韓式筷子要做成這樣扁長如的形狀呢?
原來是這樣的,由於韓國人傳統家屋的結構設計,廚房只有烹煮的功能,通常是沒有用餐的空間,要吃飯的時候,就會把飯菜放在盤子上端到房間吃,或是在有客人來訪時端至客廳享用,筷子如果是柱體,容易在移動過程中滾落,扁平的形狀相對來說比較穩定,因而成為今日韓式筷子的主要形狀。而另一個原因也與此類似,傳統家族中,妻子或媳婦必須將飯菜由廚房端至公婆或丈夫房間,筷子做成扁狀也才容易固定在餐盤上,是貼心的一種發明。(南島日:真要貼心的話還是自己來廚房端吧!)
將筷子做成扁平的形態是易於移動而不至滾落是主要的說法,而也有一說是由於韓國人習慣吃泡菜,早年泡菜醃好都會衣大塊一大塊裝在甕中埋在地底封存,要取出時,為了方便分食,扁平的筷子容易插進菜梗菜葉中,也易於將泡菜切割分開,因此做成這樣的形狀。
此外,在材質的部分,你可能會發現在高檔的韓式餐廳,有時會見到銀質的筷子,又是為什麼呢?原來從前的韓國有錢人家為了避免食物遭人下毒,也都使用銀筷,才能在下筷時測試食物安全。(這是個迷思啊大家不要太相信古裝劇)
另一方面,由於韓國過去戰亂頻仍,為了便於攜帶與保存,筷子多會使用金屬如鐵、鋼等材質,而到了現代,由於環保意識抬頭,韓國政府甚至規定餐廳一律不得提供免洗餐具,因此到了韓國用餐,你也會發現都是使用不鏽鋼或其他金屬與永續材質做的筷子喔!(當然也幾乎都是扁的)
以上就是今天的冷知識,關於筷子,你還有什麼新鮮的觀點或有趣的見聞呢?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噢!我們下回見~
2 comments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