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未來的裝飾,當然潮!

Posted by

你知道嗎?【屬於未來的裝飾,當然潮!】
‪#‎本日冷知識1020

金鐘五十才剛結束,舞台下的戰火卻持續延續。不過,除了連續幾天「品質低落、創意不足、娛樂不夠、知識沒有」的唇槍舌戰之外,典禮演出中的舞台效果反而吸引了Mr. Friday的目光。

Mr. Friday發現近年的大型典禮,包括金鐘獎、金曲獎等,好像都非常喜歡使用類似的「爵士元素」。當中包含了所謂的「爵士大樂隊(Big Band)」、動作誇張的「爵士舞(Jazz Dance)」(跳舞時還要展現五指全開的Jazz Hands)、當然還有充滿亮片和羽毛的服裝。而最引人注意的,莫過於舞台背景出現了許多由粗細不一的金色線條所組成的幾何圖案,實在很容易直接讓人聯想到2013年的電影《大亨小傳》的海報風格。

小說原作者費茲傑羅(Francis Scott Fitzgerald, 1896-1940)在西元1925年出版這部作品,故事背景正逢美國二零年代的「爵士時代」。雖然說,爵士樂在更早之前就誕生了,不過當時樂壇開始盛行多人一起演奏的「爵士大樂隊」形式,以及促進黑人傳統融入白人社交生活的「爵士舞」,成了當時的文化特色。這些重要元素,當然也被呈現在《大亨小傳》或是金鐘獎舞台上。只是,海報和舞台背景那些簡潔卻華麗的線條,又是從哪來的呢?

the_great_gatsby_movie-wide

其實,比起在美國土生土長的「爵士」元素,這樣的藝術風格是從法國來的。藝術史上稱它為「Art Déco」,也就是「裝飾藝術」。

史學家認為這種設計風格,最早源自於西元1900年的巴黎萬國博覽會。當時一群藝術家趁著交流的機會,組成了裝飾藝術家協會(Société des artistes décorateurs, SAD),以促進法國工藝的發展。到了1925年,巴黎甚至又舉辦了「現代工業裝飾藝術國際博覽會(Exposition Internationale des Arts Décoratifs et Industriels Modernes)」,並且簡稱「1925 Expo: Arts Déco」。裝飾藝術之名,因此誕生。

最初,這群藝術家的構想,是對1880年開始流行的「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進行反思。所謂的「新藝術」,風格以流動、不規則的曲線來強調純手工的自然活力,並且反對藝術當中出現機械化的特徵。而「裝飾藝術」則是謝絕一切古典主義,並透過簡單的直線和幾何圖案,來追求機械之美。兩者的理念,正好完全相反。

Gustav_Klimt_046
奧地利畫家克林姆(Gustav Klimt, 1862-1918)在西元1907年所繪的《艾蒂兒·布洛赫-鮑爾肖像一號 》。對了,推薦大家去看《Woman in Gold》這部電影!

緬懷過去的「新藝術」和放眼未來的「裝飾藝術」,在二十世紀初面臨了挑戰。巴黎的萬國博覽會可以說是兩者分水嶺,在這之後「新藝術」因為要求的手工成本太高,在1907年逐漸銷聲匿跡;而「裝飾藝術」則是因為容易量產,在十年之內迅速普及,以至於累積能量,在西元1925年舉辦以「裝飾藝術」為主的國際博覽會。

在這之後,這樣的藝術風格逐漸傳向世界各地,並且在二零年代末期(約莫1927年)來到了美國。最有名的例子,就是美國紐約曼哈頓區的克萊斯勒大廈(Chrysler Building),屋頂規律的三角形和線條,除了呼應當時克萊斯勒汽車的商標之外,還有透過放射狀的幾何圖案,象徵機械與科技帶來了新時代的曙光。

chrysler_building
西元1930年竣工的克萊斯勒大樓屋頂圖案。

至於當時的人們,又透過簡單的線條和機械風格看見了怎樣的新時代?除了建築之外,在家具、珠寶、雕刻和服裝上,「裝飾藝術」都影響了往後的設計風格。值得一提的是,也許大家可以看看西元1927年,由德國導演佛列茲.朗(Fritz Lang, 1890-1796)所執導的電影《大都會》。這部被國際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記憶項目」的電影,後來成為許多科幻電影的借鏡。因為,它早在上個世紀的二零年代,就告訴我們「未來」應該要長什麼樣子:那是一個由「裝飾藝術」堆疊而成的大都會。

metroplois
《大都會》裡面的機器人,就是《星際大戰》中C-3PO的原型。

當然,沒有人能真的看見未來。但是看到這邊,你注意到了嗎?「裝飾藝術」在二零年代末期才在美國普及,不過《大亨小傳》故事背景,卻是發生在西元1922年。

儘管2013年的電影有些許的誤差,不過Mr. Friday認為這樣的詮釋還是可以接受的。就像電影中使用了蓋希文(George Gershwin, 1898-1937)的《藍色狂想曲》,這首作品其實要到兩年後才會進行首演一樣。電影雖然展現了那個時代的「未來」,但是我們也因此有機會認識「過去」的美好。

多用不同的元素來「裝飾」,還擔心「品質低落、創意不足、娛樂不夠、知識沒有」嗎?

[Mr. Friday]